11.15.2012

社會科學研究與解決人類社會衝突

社會科學是研究與解決人類社會各種衝突的,譬如經濟學是研究與解決人類在經濟上衝突的。

如果主張沒有衝突,就是假的,譬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選舉全票通過,這種合諧就是假的,它只不過是把衝突轉到檯下進行,而且不公平、不透明,反倒是台灣激烈的選舉是認真地在處理真正的問題。教徒很注重表面禮儀,說好話、做善事,好似比一般人高級的團體,其實是對於衝突為社會、團體基本現象的無知與逃避,宗教同樣也是偽知識。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on 15 Nov 2012

10.01.2012

【我情願下地獄,也要保住我的思想自由與道德判斷】

【我情願下地獄,也要保住我的思想自由與道德判斷】

各宗教教義既獨斷又壟斷,我情願下地獄,也要保住我的思想自由與道德判斷。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1 Oct 2012

我反宗教,情願下地獄,也要保有自己的思想自由。

我反宗教,情願下地獄,也要保有自己的思想自由。

9.30.2012

【經濟學的關鍵機制】

亞當斯密自由市場的價格機制 (price mechanism) 或看不見的手 (invisible hand) 與私有財產制是人類經濟活動的關鍵機制 (key mechanism)。當一學問的關鍵機制被發現之後,該學問就成立了,或可說就成為科學 (science) 了。一個學問的關鍵機制是很難被發現的,編輯上面兩個亞當斯密的用語來說,因為這個機制是 “invisible mechanism”.
這意味著在亞當斯密之前沒有出現過達到 science (科學,也可用「學術」一詞),更清楚地說沒有出現過達到社會科學 (social science) 的理論 (theory),也就是在他之前沒有經濟學這個東西。在他之前有經濟活動,有經濟理論,但沒有經濟學,或說沒有達到 science 水準的經濟理論。

亞當斯密發現人類經濟的 invisible mechanism,這使得人類社會的財富迅速增加。用比喻來說,可以說在他之前車速是很慢的,亞當斯密發明的機器 (machine) 使得車速很快。人們可以批評他的經濟學有缺點,但不用他的機器車速就快不了,他是經濟科學之父。亞當斯密理論不足的地方要後人來補足,譬如他可使車速很快,但在車道上必需的減速與煞車機制需待後人發明。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on 30 Sep 2012

9.23.2012

釋 「自我科學」(ego science)

當今有強大的社會科學,那麼人文科學(Humanities) 如何與它區隔呢?目前的人文科學與大學文學院的語言、歷史學科是社會活動,文學、藝術是感性領域,哲學大半也是社會的。「人文科學」並不是適當的名稱,也沒有適當的範圍。
個人認為如創立「自我科學」(Ego science or science of the self) 將可與社會科學做比較明確的區隔,它的研究範圍與名稱都比較清楚。
社會科學因為有重要發明而成其學問,譬如亞當斯密是經濟學始祖、民主政治為政治學的核心等。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對自我 (ego) 與對無意識 (das Unbewusste) 的研究可為自我學的始祖。哲學與心理學研究 mind 與研究 body & mind, philosophy of mind 等應是核心。
死亡學 (thanatology) 可列入自我科學,因為死是每個人自己的事,自己死去時社會繼續存在。哲學深入探討概念本身的部份,譬如探討真、善、存在、自我、意義等概念,這些可以納入自我科學,也可不納入。感性的學術,如文學藝術等同樣可納入自我科學,也可不納入。當今的「宅」文化(日文「御宅族」,英文 “homebody”),就其待在家裡的性質也是自我的一種特殊性質。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on 23 Sep 2012

「生命意義」議題的出現是在把死亡放到眼前之後

「生命意義」的概念把死亡放到眼前

在台灣有「人生哲學」一詞,英文裡好像無此說法。人生「哲學」接近於人生「原理」的意思。英文最常見的可能是 “the meaning of life”.
「生命的意義」與「人生哲學」的差別在哪呢?可能是前者明顯地把死亡置於生命的核心,中文的「人生」也變成了指涉死亡義較強的「生命」。問「生命的意義」就是問:「整個人生所為何來?」或「為何有這個存在?」


「生命的意義」採取「未知死,焉知生?」的探討取向。未知死,焉會有好的人生哲學?

個人認為人類的原始本性或人的感性是意義投射式的,但此「感性的意義投射」接近於人生原理或人生哲學的意義,和探詢人生的意義有所不同。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23 Sep 2012
20120923

9.09.2012

【如果有鬼,請把我抓走】

【如果有鬼,請把我抓走】
有人對我說你不信神,但有鬼一定有神,我答根本沒有鬼這個東西。
今天是中國陰曆七月二十四日,鬼月還有七天。鬼月到現在大家跟平常一樣,倒霉的平均數沒有比較多,不過是佛道教賺錢月。我天黑時,有時到距離公墓幾百公尺的地方一個人跑步運動,現在鬼月照跑。我學術研究形而上學數十年,確定所有宗教都是錯誤的,確定死亡是完全的滅絕,確定人生無救。這個知識千錘百鍊,經得起考驗。如果有鬼的話,七月還有七天,請鬼把我抓走。
LMC on 9 Sep 2012

9.01.2012

【天地感應、天人合一思想的錯誤】

道教著作《太上感應篇》是承繼《中庸》與《易經》等的思想,至少與這些思想相近。中庸首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就是中國原始的天人合一、天人之際、天人相感、天人感應思想。有這類感受很正常,因為原始人性如此,但這種人性是錯的。
天人合一思想是意義投射式的,沒有客觀價值,所以不得稱為知識。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1 Sep 2012

8.25.2012

【教徒在求真態度上的錯誤】

宗教有一個方法論上的錯誤。我們平常在生活中檢驗一件事情的真實性,都是從自己的直接經驗、自己的知識出發去驗證與推論不知的事物。對於宗教也該如此,不能先肯定它是「神的話」,然後把自己平常求知的態度、確認事情的過程都丟掉了。什麼聖經、佛經、可蘭經,我們對待這些「經」的起點都該相同,就是把它當作是本普通書,或更正確地說,神話小說,它的每一段內容都是要經過驗證的。神的存在是要從在每一件事情上從無到有被證實的。
這些所謂的「經」個人都唸過一些。這些「經」講道理的部份,遠不如相關議題的哲學書,哲學書比較有深度、有系統。這些「經」的神蹟部份,例如聖經創世紀說上帝創造天地,有個開始的過程。佛教主張宇宙是無始無終,無「始」,沒有開始。我們根據既有的天文物理學知識不能證明哪一個是真的,所以,都不能被證明。我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我們就比教徒更能追求真相、真理。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on 25 Aug 2012

8.23.2012

【宗教是真的問題 不是信的問題 也不是善的問題】

幾乎所有的教徒都說宗教是一種「信仰」。在 Christianity 的 “religious belief” 一詞傳入中國之前,有使用「信」或「信仰」來描述與佛道的關係嗎?我不知道。如有人知,請指教。
「信」或「信仰」沒有真實的價值。我相信某事,我對某事有信心,但常常最後證明是錯的。這麼尋常的生活常識,尚不及知識,怎麼突然迷糊起來呢?除非你說「宗教信仰」與一般的「信」概念不同,是另一種東西。對此我也很懷疑。

基本上,我不認為宗教是所謂之「信仰」的事。有沒有神、有沒有無始無終不斷輪迴的世界、有沒有天道等是有沒有的事情,是事實(reality)的事情,是真相(truth)的問題,也就是真(truth)的問題。個人認為,宗教基本上是真的問題。

民主人權、社會理想等在日常語言中有人稱為是個人的「信念」或「信仰」。我認為改稱這些為「個人論證為真的理念」、或「個人認為符合人類社會理想的目標」等,在語言的使用上可能更精確。也就是說在更精確的語言使用上,「信仰」一詞是不適當的。
學術或知識就是研究真與善。宗教可能涉及的也不外此二者,沒有第三個東西,因此我認為以「信」或「信仰」或 “belief” 的概念描述人與宗教的關係是不合法的。
無宗教時代 後宗教時代「台灣反宗教者聯盟」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on 23 Aug 2012

8.10.2012

【憲法的重要原理之一為 明訂人民的抗議權或公民抗命權】

【憲法的重要原理之一為 明訂人民的抗議權或公民抗命權】

個人認為,憲法應明訂「人民有抗議權」,甚至明訂「人民有直接抗議權」。人民的「抗議權」或「公民抗命」或「公民不服從」為憲法原理的核心內容,因為權力本質上趨向極權與奴役人民。憲法制訂的目的不在明訂國家權力機構間的關係,而在保障人民對抗掌權者的濫權。

對於人民的直接抗議行動,個人認為公權力在處理時應該讓被抗議者當場看見或聽見,因此不能把抗議者阻隔太遠,也不能過份制止抗議行動;當有室內外或其他阻隔時,要達到讓被抗議者現場就知道的程度,也就是讓被抗議者的幕僚覺得必須當場告知有抗議事件的程度,而非事後告知,也非在媒體報導後才獲知;公權力當然不能讓暴力發生;如果同時有抗議者與支持者在場,公權力要讓各方都能參與,但不能讓暴力衝突發生。

上所述公權力處理人民直接抗議的基本原則個人曾實際應用過。2012/08/10 個人邀集「人權陣線」、「拒統陣線」及「網友行動平台」戰友與個人到海基會抗議中國海協會陳雲林時,警方以約 20 倍人力壓制我們,並使我們不得有效抗議,個人當場大聲斥責警察,以上面這些話「教導與訓示」現場警察集會遊行原理,那些先犯錯誤的警方研商後改正。

以下附上三張當日照片,其中最後一張是次日自由時報登出的,網址:

http://news.ltn.com.tw/photo/politics/paper/329134

人權陣線 拒統陣線 網友行動平台 召集人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4.23.2012

《死亡與死亡意識》一文

《死亡與死亡意識》一文

2002.05.28 版主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在中國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死亡與死亡意識》的文章,該文敘述版主創作的「日常死亡意識」概念,此概念基本上是由理性、感性及自我去解釋,版主也在大學「死亡學」課程中如此解釋。

去年此文獲得「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蒐錄,見於網址 http://www.atpc.tw/main2.asp 與 http://www.atpc.tw/viewtopica.asp?id=125.

此外,在十年後的今天版主還見到下列幾個蒐錄該文的網址:

http://bbs3.nsysu.edu.tw/txtVersion/treasure/music92/M.943581558.A/M.1027043419.E.html, http://www.wretch.cc/blog/porky0501/15043493, http://www.spirits.url.tw/b06-3.htm.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23 Apr 2012
20120423

4.20.2012

【中國傳統社會從不是溫柔敦厚 台灣人的溫和善良是日本人的教化】

【中國傳統社會從不是溫柔敦厚 台灣人的溫和善良是日本人的教化】

中國與華人世界盛行一個說法,即中國大陸因為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以致人性品德差、人際關係與社會惡質化;最能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的其實是未遭文革浩劫的台灣社會。這說法是錯誤的。

台灣人的溫和善良不是受中華文化薰陶的,而是日本時代五十年日本文化教化的結果。到日本去看看就知道。1945 年與 1949 年來台灣的外省人品德素質比台灣人低落很多,這是本地台灣人的基本知識。外省人是逐漸受到台灣社會薰陶而變的溫馴些。

中華文化有溫柔敦厚的內涵,但缺乏有效實踐的方法,所以,在現實上從未實現過。國民黨統治中國大陸時代的社會,與逃到台灣之國民黨與外省人的品質,這些其實與清末社會的世態炎涼並無多少改變。

陳哲 CLM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20 Apr 2012

4.10.2012

【Arnold Bennett 感受到理性 感性與自我三者間關係】

【Arnold Bennett 感受到理性 感性與自我三者間關係】

一般把理性與感性對比;當略為深入研究理性與感性之關係時,在二者之外可能還需要加上自我,探討三者之間的關係。英國小說家 Arnold Bennett,其名有譯為阿諾‧班奈特,生於 1867 年,逝於 1931 年。他的下面三句話有些名氣:

“There can be no knowledge without emotion. We may be aware of a truth, yet until we have felt its force, it is not ours. To the cognition of the brain must be added the experience of the soul.”

⋯⋯ Arnold Bennett, Bristish novelist, playwright, critic, and essayist, 1867-1931

這三句中的第一句就很奇怪,因為可能他看到了一些一般人沒有看到的東西。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0 Apr 2012

1.19.2012

【虔誠的基督徒王雪紅主張九二共識 惡質的政治操作及不道德的行為】

宏達電 HTC 的老闆王雪紅 2012 總統大選前一兩天說,她是虔誠的基督徒,以及她很難想像沒有九二共識的台海兩岸關係。選在大選投票前她說出這些話,重創民進黨蔡英文選情,這是非常惡質的政治操作,也是不道德的行為。

政治之外,從她的話可見二事,一是基督宗教徒自以為高人一等,二是基督宗教的道德理論有問題。個人長期觀察德國的基督宗教徒結果與此相反,個人認為他們多是偽君子。最惡質的莫過於台灣的天主教,它的每一任樞機主教及各區總主教都公開支持國民黨。

宗教要求教徒堅定信仰,這態度很奇怪,不是應該提醒教徒隨時保持追求真理的態度嗎?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19 Jan 2012

本文在臉書網址 :
https://www.facebook.com/metaphysics.antireligion/posts/282797521774385

1.08.2012

感性入自我 入潛意識 築樹根也是屬己的一種方式 原 20090303

感性入自我、潛意識;伸展出樹根也是一種屬己的方式。

原撰寫日期 20090303
後將日期訂為 20120108

這好像基礎建築(infrastur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