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2015

《 日常死亡意識與日常意外意識 》(搜尋死亡意識)

對於公共安全與意外,有些心理學上急需知道的知識。

日常死亡意識與日常意外意識

我們只是表面知道自己會死,但是暗地裡,我們以為自己及與自己關係親密的家人、密友是不會死的。這可稱為我們的「日常死亡意識」。

我們也不相信,我們「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意外。然而,正是這種盲目的信念使我們成為他人遭受意外的主因。這可稱為我們的「日常意外意識」。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30 Jun 2015


6.29.2015

日常死亡意識

 日常死亡意識 


我們只是表面知道自己會死;但是暗地裡,我們以為自己及與自己關係親密的家人、密友是不會死的。這是我們的「日常死亡意識」。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2015/6/29

關於「日常死亡意識」概念的第一篇文章:《死亡與死亡意識》

★《死亡與死亡意識》一文 ★


★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


2002/5/28 刊登於中國時報

華航一客機墜落澎湖外海,機上 225 位乘客與機組員全數罹難。在這些時候,大眾與新聞媒體關注的重點之一是不幸罹難者家屬的反應。我們可看到家屬痛哭、暈倒、情緒激動、精神崩潰等場景。此次因規模過大等原因,以致於此類事件的普遍性質不顯。


在一般小規模意外發生時,常可聽到家屬口中很自然地冒出下列的話:「為什麼偏偏被他碰上?」「為什麼發生在我們身上?」「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情?」等。甚至有些家屬否定該意外,說:「這不可能吧!」「這不會是真的!」「我不要!我不相信這件事情!」等語言。事情明明已經發生,人已不在,但他們懷疑、否認此事的真實性。他們甚至晚上臨睡前希望,第二天起床時,能發現這只是一場惡夢。這裡顯然出現一種認知困難的現象。一般如我們購物時算錯帳,重算確定,買賣雙方立刻就「接受」這件「事實」。一件「事實」不是承認或否認的對象,為什麼在家人意外事件上,會出現不「接受」「事實」的狀況?真相也需要被「相信」嗎?以上這些話語,長久以來每在意外發生時,就在空中飄蕩,因為我們覺得這些話在「感情上」可以理解,就沒有注意到它邏輯上的荒謬。

為何家屬有如此之反應?大部分的人將此歸因於家人間緊密的關係,致無法承擔此事等感情因素。另一方面部分哲學家、心理學家等認為,在人類社會死亡普遍地「被禁忌化」、「被扭曲」,他們並批評現代商業社會製造「虛幻的假象」;這些原因使得「死亡在這個世界無法被理解」,使得人們在死亡問題上思想混亂。

但即使這些解釋理論可能也不足以說明家屬的反應,因為家屬認知困難的重點不在於多發生了一個不幸事件,而在於無法相信這件事情「怎麼可能」發生在「自己親人」身上。心理學之父佛洛伊德 (S. Freud) 與現代哲學家海德格 (M. Heidegger) 等都隱約地感到,在死亡事件上「自我」是一個問題。的確,可能在我們「日常死亡意識」裡,並不只是如一般學者所分析之「整個死亡」,或「死亡本身」變成為禁忌、被掩蓋,而是「自己的與親近人的」死亡被掩蓋。換言之,「日常死亡意識」的內容是:表面上我們承認人人會死,但「暗地裡」「不相信」此事會降臨在自己及家人的頭上。

家屬因為平日具此信念,以致於「突然從旁觀者變成當事人時」、突然發生「角色轉換」時,在認知上產生錯亂與困難。在這些家屬心靈底層實際激盪的波瀾是「不是說『死亡是別人的事』嗎?這次怎麼會發生在自己家人的頭上?」但此思想實在太荒謬、太違背常理了,以致於也不為其自身所知,結果只有此思想之能被社會接受的變形產品浮現到意識層面來;具體地說,這種底層意識中的「怎麼可能會發生在自己家人身上?」思想,在進入思想表層、為我們感受到時,被扭曲成了「為什麼會被他/她碰上?」或「我不要!我不相信這件事情!」等好似情緒性的話。

我們的社會不斷在進行這種掩蓋死亡真相的活動,掩飾的重點並不是「整個的死亡」或「死亡本身」,而是每個人「自己的與親近人的」死亡。這一次它又發生在社會大眾身上,他們也認為這次空難是一件重大的、意外的事件,但他們沒有此事「與我有關」之感。即使有些人為相關事情多做一些預防措施,如以後旅行時慎選交通工具等,也都只是盡一些「非當事人」的責任,或執行「旁觀者」的注意事項,他們深信即使自己未做這些防護措施,「這類事情將來也絕對不會發生在自己與家人頭上」。同時,對社會大眾而言這次的空難再次驗證了「不會是我們」這個信念的正確性。換句話說,社會大眾在心理上正進行著此次罹難者家屬平時所作之活動:「口頭上」說人難免一死,但「暗地裡」以為自己及與自己關係密切的人住在世界上「陽光的這一面」,住在「安全地帶」,不會有危險。

在這個歷史文化塑造的社會,我們的「死亡意識」可能是「暗地裡」以為自己與親近的人是不會死的。每一件意外發生時,我們標準的反應模式是,加強「此事與我等無關」的信念,以至於我們對此堅信不移。我們日常的「死亡意識」可能是一項阻礙我們準備我們自己的與親人的「死亡」之障礙。


(作者曾於歐美五六百年古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班專攻死亡研究, 以上非作者本名) 

關於本文 (以下於 21 Oct 2006 發表於本 Blog):

1.本文敘述個人創作之「日常死亡意識」概念:表面上我們知道人人皆會死自己不例外,但這種知道只是表面的,實際上、「暗地裡」我們以為自己及與自己關係親密的人是不會死的。此概念之意旨,就個人接觸過少數看過本文的人中尚無人瞭解。個人於德國研究死亡問題15年,為台灣人中在歐美國家研究死亡問題時間最長的,此概念為個人研究死亡問題的研究結果之一,回台次年發表本文。「日常死亡意識」本非專有名詞,亦非固定概念或聚焦概念,它成為專有名詞與固定概念,乃為個人的創造。個人計畫未來撰寫一本相關書籍。此外,歡迎網友搜尋「日常死亡意識 陳立民」。

2.「死亡是別人的事」一句在本文中洽與「日常死亡意識」形成對比,也因此在本文中已被深度密集地詮釋,它是本文一個重要的術語句。在本文於2002/5/28發表之前就個人廣泛搜尋資料所得,在台灣未曾出現過。關於此句日後個人還會有些說法。此外,歡迎網友搜尋「死亡是別人的事 陳立民」。

3.本文為報紙文章,為趕新聞熱度匆促寫成,因此部份論證過程並不完整,這些在個人講授之「死亡學」課程中已敘述清楚,個人計劃撰寫一本《日常死亡意識》的書,計劃在書中對許多提出說明。除本文外,個人2004/12/17在一本少量發行的學術研討會手冊中亦曾發表《「日常死亡意識」概念-暗地裡我們以為自己是不會死的》一文。

4.自 1986 至 2001 年之間個人於德國弗萊堡大學 (Freiburg University) 哲學研究所博士班專攻死亡問題研究,為台灣人中在歐美國家研究死亡議題時間最長者。個人有興趣了解個人所創之「日常死亡意識」概念與世界類似或相關死亡意識概念或理論之比較。歡迎網友比較,與提供比較資料。 

5.著名美國臨終心理醫師 Dr. med. Elizabeth Kübler-Ross(庫布勒蘿絲,或譯為庫布勒羅斯,或 Elizabeth Kubler-Ross M.D.) 於所著 "On Death and Dying"(《論死亡與臨終》)一書中發表之 "Five Stages of Death"(「臨終五階段」)理論,自 1969 年發表後成為世界醫護人員之基本知識,且此理論的根本未受到挑戰。個人主觀認為庫布勒羅斯的「臨終五階段」並非原始現象,本文所創造之「日常死亡意識」概念及其相關現象是更原始的現象。對此個人自 2003 年起在大學相關課程中有詳細說明,2007/12/25 個人亦於某大學醫學系客座教學中就此庫柏勒蘿絲「臨終五階段 批評」與「臨終五階段 非原始現象」詳細分析比較。個人這些理論預計在個人未來的《日常死亡意識》一書中廣泛對外發表。

6.歡迎點閱本部落格網友同時 copy 下網頁的內容及時間,因為個人創作受到抄襲。其中一件在 2004 9 月個人將自己的《死亡與死亡意識》一文給一位女助理教授或副教授看,當年 12 月時個人發現,該女助理教授或副教授以個人文為大綱請得國科會約二十萬元研究補助,而後這位女副教授當上了該校通識中心主任。

7.本文於 2002/5/28 發表,時台大醫學院共同教育室主任李明濱教授來函言,擬在課程會議中,推薦個人擔任台大醫學系六年級「生死學」課程教師,個人告知無博士學位,此事遂作罷。從這推薦事件也許可以判斷個人此篇文章在學術界的價值。

8.個人認為在台灣普遍被接受的「生死學」不是適當的名稱,宜改為「死亡學」,此在個人大學課程中已解釋,在個校外的演講中亦曾詳細說明,這些亦將於日後發表。「生死學名稱不當 陳立民」「生死學名稱可議」「生死學是錯誤名稱」。

9.在 Google 與 Yahoo 搜尋「陳立民」或「死亡」時,會自動跳出「日常死亡意識 陳立民」、「死亡是別人的事 陳立民」、「死亡學 陳立民」等搜尋「相關詞」(also try)建議。這些暫時成為網路世界的「專有名詞」,猜測本文之重要性已受到肯定。歡迎贊同個人概念的網友與朋友繼續對此搜尋予以支持。不過,本文只在Google搜尋引擎內才可搜尋到。 陳立民「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10.本文自刊登日起可搜索到約十個網站轉貼,至2006/1時仍可搜索到五個網站轉貼,然自2006/9起搜尋引擎只能搜尋到下列中山大學West-BBS西子灣網站網頁:
(http://bbs3.nsysu.edu.tw/txtVersion/treasure/music92/M.943581558.A/M.1027043419.E.html
此外,有一淡江大學網頁在網上搜尋不到,但仍可於下列網址見到本文:
http://tkblind.tku.edu.tw/cgi-bin/bbsanc?path=/Chinatimes/chinatimes.old/91/9105/910528/ONLINE/FORUM/C9152840.TXT

2008/11/24即本文發表六年半之後版主意外發現有位著名心理醫師診所將此轉貼此文即下網頁:
台灣ㄟ滋味- Category: 自殺及死亡醫學
2008.10.12 死亡與死亡意識. porky0501 … 2008.10.12 如何有效化解自殺危機? ...www.wretch.cc/blog/porky0501&category_id=12616722


版主歡迎對「日常死亡意識」有興趣的網友評論、轉貼與引用本文,引用時出處請註明:2002/5/28 刊登於中國時報第 15 頁時論廣場,亦可加上本部落格網址。個人自 2004年起發現有人使用本文思想,敬請註明出處。

2010/12 版主又找到幾個轉貼本文的網址:http://gopherproxy.org/bbs3.nsysu.edu.tw/00/treasure/music92/M.943581558.A/M.1027043419.E
,「美麗心精神科診所/陳炯鳴精神科診所/悠活精神科診所」,網址http://www.spirits.url.tw/b06-3.htm, 與 http://www.wretch.cc/blog/porky0501/15043493
在此致謝


11.個人創作的「日常死亡意識」在網路上紀錄之一:有一些與個人所創作的「日常死亡意識」相關的概念,但這些都是初階的,個人對其中之一曾做批評。在Yahoo 知識+搜尋「關於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這本書」,點擊「其他答案」,可見到個人於2008-12-03所寫的下面文字:
這本書(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最有價值的部份可能是 p.104 的「只要你學會死亡,你就學會了活著」,與 p.102 的「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有一天會死,但沒有人把這當真」這兩句,其他探討人生的意義與價值部份可能並沒有什麼深刻的東西。
參考資料 日常死亡意識陳立民 


12.《死亡與死亡意識》非本文投稿原標題,乃報社編輯更改所予,個人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好標題。 

13.本文與部落格主題「感性與理性」之關係為何?個人認為發現「日常死亡意識」必須有很強的感性與理性能力,且此概念涉及理性與感性的基本結構。

14.心理學開山祖 Sigmund Freud 的中文譯名並未統一,多譯為「佛洛伊德」或「佛洛依德」。個人根據下列二理由建議譯為「弗洛伊德」:一、「弗洛伊德」與「弗洛依德」較符合其姓名 S. Freud 的德文發音;二、S. Freud 是歷史上著名的反宗教理論家,其姓名翻譯中不出現「佛」字較佳。
此外,「弗洛伊德」的 “das Unbewusste” 概念,即英譯 “unconsciousness”一字,數十年來譯為「潛意識」,近年逐漸出現「無意識」的譯法,個人認為「無意識」的翻譯較佳。

此處圖片製作時間為 5 Feb 2015. 陳哲 CLM.

6.24.2015

《 夠資格被稱為社會科學理論的必要條件 》

夠資格被稱為社會科學理論的必要條件

Natural sciences 在歷史上先出現,它們成為所有關於人類社會活動理論嚮往的標竿。

任一關於人類社會活動的 theory 要達到被稱為 social science 的資格,必須滿足一個必要條件 (necessary condition),即此理論必須能夠不被利用,或不被陽奉陰違,或不被用來詐騙,或不被 abused or misused,或不被 missbraucht (德文) 這個條件。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1 Feb 2015




台灣第一大害是國民黨 第二大害是宗教

台灣第一大害是國民黨,第二大害是宗教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達爾文主義者 理性主義者 人文主義者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撰




6.18.2015

知識誕生於止濫用

當能相當有效地阻止住理論與目標的被濫用時, 知識就誕生了.

沒有什麼不會被濫用.

Warum Vertrauen schenken, wenn jeder es missbraucht?

(Jeder Vertrauen wird missbraucht.)

(Jede Theorie wird missbraucht.)

Jeder hat das Rechtdumm zu seinEinige missbrauchen dieses Recht leider ständig

政黨政治是民主的基石, 當然還需細部工作.


至今人文社會科學中經濟學有比較完整的理論基礎, 就是供需決定價格.

6.08.2015

【 兇殺案不是蟑螂,而是狼 】

兇殺案不是蟑螂,而是狼

主張廢死的人在台灣是「被誤會的一群」。個人認為,贊成死刑的人可說是把兇殺案看成蟑螂,認為一定要用蒼蠅拍把它打死。他們以為主張廢死的人,看到的也是蟑螂,就指責主張廢死的人:「你為什麼不打蟑螂?」但是主張廢死的人,看兇殺案時看到的是一隻狼,認為事情大條,且知道這不是一個蒼蠅拍能夠處理的。

主張廢死的人感受兇殺案殘忍與悲慘的程度,和贊成死刑的人感受兇殺案的程度是相同的,只是他們更關注下一個事情:這麼殘忍的事一定要減少。而在思考這事情時,他們發現事情很不單純。

維基百科《 死刑存廢問題》一條把台灣一般對於正反兩面的主張全都列出了,而且部份解釋了為什麼兇殺案不是蟑螂,而是狼。對死刑存廢問題有興趣的人,建議先閱讀這篇,閱後的發言會比較有品質。

人權與民主基本教義派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8 Jun 2015



6.07.2015

人類歷史文化中 最有價值的是文藝復興開啟的歐洲史

台灣談文化談得太淺。不知如何應付中華文化,不知如何打思想戰。文化不止是文藝、文創。

在人類幾個古文明中,最優秀的是歐洲文藝復興開啟的歷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工業革命,還有社會科學興起,這是人類史上最早的理性化過程。只有理性可以達到真與善。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7 Jun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