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2016

【 Happiness、快樂、幸福是什麼?幸福的定義 】

手機遊戲寶可夢風潮要如何解釋與定位?個人認為它屬於感性領域,是感性的超級滿足。

下為個人的一則哲學與心理學分析:
Happiness、快樂、幸福是什麼?幸福的定義

Happiness、快樂、fun、爽等,這些與幸福屬於同一領域。它們就是感性的滿足或人性需求的滿足;感性與人性是指人的動物本性或人天生配備的軟體。

「感性、理性與自我研究」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8 Aug 2016

8.23.2016

達爾文主義者、反宗教者、無神論者人生的目標是在人世建立天堂

基督教徒人生的目標是上天堂,達爾文主義者、反宗教者、無神論者、理性主義者與人文主義者人生的目標是在人世建立天堂。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無宗教時代 後宗教時代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23 Aug 2016


8.22.2016

【 人的感性無法瞭解自己的死亡 】

 人的感性無法瞭解自己的死亡 

人知道自己會死,但這個知道只是理性的;在感性上人不相信自己會死,也無法瞭解自己會死。由於感性比理性距離自我更近,所以實際上我們以為自己不會死。

「日常死亡意識」概念創作者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2 Aug 2016

個人前幾次在網路上發表的相關內容見下:

 感性頭腦無法了解自己與親密者的死亡 
個人創作的「日常死亡意識」概念主張暗地裡人以為自己及與自己關係親近的人是不會死的,這是因為人腦的感性區是無法了解、理解與想像自己、家人與密友的死亡或會死去。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31 Jul 2016

人的理性瞭解死亡 但人的感性無法把握死亡
人腦是一腦有二室,感性室與理性室。當我們對事情有想法時,要瞭解是從哪一室產生的。對於死亡,人的理性是瞭解的,但人的感性把握不住死亡或無法瞭解死亡。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9 Oct 2014

日常死亡意識
我們只是表面知道自己會死,但是暗地裡我們以為,自己及與自己關係親近的家人、密友是不會死的。這或許是我們的「日常死亡意識」。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首次於 28 May 2003 發表於中國時報

8.16.2016

【 略述「理性哲學」概念 】

個人提出「理性哲學」的概念,它是用來區別於「感性思想」;個人所謂的「感性」是指人的動物性本性,或人的動物性原型,或人天生配備的軟體程式。「理性哲學」個人認為基本上在人類史上自文藝復興時代的歐洲才開始出現,在此之前的歐洲以及在世界其它文化都沒有,這些基本上都只有「感性思想」。「理性哲學」並非「理性主義」;「理性哲學」在近代史上主要包括法國的笛卡兒,英國的洛克、柏克萊與休謨,德國的萊布尼茲與康德等人。

「理性哲學」倡議人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16 Aug 2016

8.14.2016

【 2012/8/9 BBC 與法新社訪問陳哲對《兩岸投保協議》的看法 】

四年前台灣本土派絕望的時刻,陳哲在街頭衝鋒陷陣。2012/8/9 上午陳哲與「拒統陣線」及「人權陣線」戰友在圓山大飯店對下抗議江陳會與兩會簽定《兩岸投保協議》。

可能因為那次我們是距離會場最近的團體,陳哲接受了外媒的採訪。BBC 與法新社 (AFP) 記者發佈了新聞。

下為新聞陳哲部份的原文與意譯:
“I oppose the deals because China is trying to control Taiwan's economy so it can rule Taiwan," said protester Chen Che, demonstrating with about 50 others at a museum several hundred metres (yards) from the hotel.”
(
參加抗議的陳哲說:「我反對這個協議,因為(要長遠地看這協議)這是中國要控制台灣經濟,以便能統治台灣。」陳哲先生與大約五十人在距離圓山大飯店幾百公尺外的北美館抗議。)

“The deals have political purposes and they are steps towards unification. I'm worried about Taiwan's future if the government sells out to China like this. Without democracy we have nothing.”
(「這個協議有政治目的,它是為了逐步走向兩岸統一。如果台灣的政府以這種方式出賣台灣,我很憂心台灣的未來。沒有民主,台灣就什麼都沒有了。」)

陳哲最後強調民主是最重要的,當時希望世界上看到這則新聞的人知道,台灣人知道了解台灣最重要的是民主。

2012 年馬英九剛連任,那是台灣最危險的一年,陳哲在街頭衝鋒陷陣,當年除了少數兩黨高層外,陳哲是全台灣上國際媒體最多的人。此外,陳哲也是全台灣抗議江陳會次數最多的人。《自由時報》那時有部落格,陳哲部落格記錄了當時陳哲社團的活動,《自由時報》取消部落格之後,陳哲的記錄也沒有了。

現在四年之後,陳哲蒐尋到四則當時 BBC AFP 發佈的新聞,其中 AFP 新聞獲 YahooNew Europe 與新加坡的 Asia One 媒體採用。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下為四則 20120809 新聞的截圖。





















上黑框內為 BBC 報導陳哲與「拒統陣線」及「人權陣線」戰友抗議江陳會時,陳哲接受訪問所言。

上黑框內為 AFP 報導陳哲與「拒統陣線」及「網友行動平台」戰友抗議江陳會時,陳哲接受訪問所言。此為 Yahoo 新聞刊登文。

上為黑框內為法新社報導陳哲與「網友行動平台」及「人權陣線」戰友抗議江陳會時,陳哲接受訪問所言。此為新加坡媒體 “Asia One” 刊登文。


上黑框內為法新社報導陳哲與「拒統陣線」及「人權陣線」戰友抗議江陳會時,陳哲接受訪問所言。此為歐洲媒體 “New Europe” 刊登文。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4 Aug 2016

8.13.2016

【 人原初的認識方式是將主觀意念投射於外者 】

 人原初的認識方式是將主觀意念投射於外者 

「人原初的認識方式是主動的、自發性的、不自覺的、沒有意識到的將主觀意念投射於外物」,所以「人本性上是主觀的」;對此康德講的 spontaneous 比胡賽爾講的 intentional 更好,因為二人的描寫雖然都具備主動的、自發性的、不自覺的、沒有意識到的性質,但胡賽爾的缺乏 projective 的涵義。

此處所說之「人本性」或「人性」係指人之動物性本性,或人之動物性原型,或人天生配備的軟體程式,個人亦視此為「感性」。

「理性哲學」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3 Aug 2016

感性在動物界 跨物種

個人對於人之動物本性的感性有些看法,在動物發生為正常,下為一則跨物種的新聞較不尋常,但不違個人理論。

下為這則新聞:豬和袋鼠日久生情

澳洲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一處休息站養的一隻公袋鼠和母豬似乎擦出火花,常有「肌膚之親」,動物行為學家表示這很罕見,令人驚訝。

休息站老闆狄克(Greg Dick)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牠們經常膩在一起,「談戀愛已有一陣子」。

有專家認為,這種「偏異」行為是因為被圈養多年,有案例是人類一手拉拔大的袋鼠和沙袋鼠,不再覺得自己是袋鼠,然後把其他動物當成可能的性伴侶。而母豬散發出強烈的費洛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袋鼠會受吸引。


BBC 原文與原圖:
http://www.bbc.com/news/world-australia-36486468

上則中文為中央社新聞: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06110149-1.aspx

201208 陳哲帶領「拒統陣線」與「人權陣線」戰友抗議「江陳會」




陳立民(陳哲)是全台灣抗議抗議海基與海協兩會的江陳會次數最多的人。上為 2012 年 8 月上旬陳哲與「拒統陣線」與「人權陣線」戰友在圓山飯店下抗議照片。




上方照片中各位戰友執陳立民(陳哲)創作的看板,本人則在左二反一中原則的反一國論看板,我們雖然被警察圍住,但仍繼續抗議在我們後方其實隱藏數十位重裝警察。
上方照片中各位戰友執陳立民(陳哲)創作的看板,本人則在左二高舉反一中原則的反一國論看板。
 上方照片中各位戰友執陳立民(陳哲)創作的看板,本人則執反一中原則的反一國論看板。陳雲林與中國海協會車隊將經過我們所在的中山橋頭,開往圓山飯店。我們雖在禁區,但還是和警察商量可以在他們防護圈旁抗議,在我們後方其實隱藏數十位重裝警察。




陳立民(陳哲)是全台灣抗議「江陳會」次數最多的人。2012 年

8 月初陳哲帶領「拒統陣線」與「人權陣線」戰友在圓山飯店

下面抗議「江陳會」。

上面這一張美聯社發佈的照片,可見其浮水印。照片中戰友們執陳哲創作的看板,本人執養套殺看板。





這三張是美聯社拍攝並發佈到全世界的,可見到「AP」浮水印。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8.11.2016

【 什麼是文化?文化的定義 】

 什麼是文化?文化的定義 

類歷史產物中,那些具普世價值或普遍效力的部份被升級為「科學」。其它是未達普遍性標準的歷史「殘留」。這些「殘留」中的某些部份,該民族或區域的人們在「感性上」對它們難以割捨,且視之為他們社會的特徵,這些部份就是「文化」。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1 Aug 2016

下為 20160416 版的定義:

文化是什麼?文化的定義

歷史產物中具普世價值與普遍功效的部份升級為「科學」,殘留部份中被各民族、區域、領域人們在「感性上」認為與自我認同有關且願意實踐的部份是為「文化」。

「文化理論光譜研究所」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6 Apr 2016


8.07.2016

【 Arnold Bennett 一段話的圖解 】

Arnold Bennett 一段話的圖解

一般是把理性與感性一起談;個人認為在做深入與完整的研究時,可能在上二者之外還要加上個自我,三者一起處理。理性、感性與自我三者之間個人認為有個「同心圓結構」的關係,即自我為核心,其外第一層為感性,第二層為理性。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Befindlichkeit“( state of mind) “Verstehen”(understanding) 類似於感性與理性,但海德格未「明言」二者間的優先順序關係,以致二者似平行,更未見個人所說的「同心圓」關係。

英國小說家阿諾班奈特 (Arnold Bennett, 1867~ 1931),個人認為他對於理性、感性與自我三者間關係的認識超過海德格,當然更遠超過一般的理性與感性理論。

Arnold Bennett曾說過下面三句話:
“There can be no knowledge without emotion. We may be aware of a truth, yet until we have felt its force, it is not ours. To the cognition of the brain must be added the experience of the soul.”
⋯⋯ Arnold Bennett, Bristish novelist, playwright, critic, and essayist, 1867-1931

這三句個人認為是平行關係,可說是對個人「同心圓結構」的不同敘述。其中 “emotion”, “ feeling the force” “experience (of the soul)” 個人認為是描述感性,其中 “knowledge”, “be aware of a truth” “cognition of the brain” 個人認為是描述理性,其中 “ours” “the soul” 個人則認為是指自我,雖然首句文字上缺自我或相似詞,但個人認為在句義中已隱含。Arnold Bennett 這三句證明了個人的三重結構。


Arnold Bennett 與海德格二人都指出感性的力量強大;不過,個人認為他們所見的強大感性力量只是主觀上的強大,即只對人主觀與具相同(主觀)觀點的人們有效,它「並無客觀效力」,因此只是「主觀感性的知識」。

2013 4 2 日個人以「陳哲」名印製了一張名片,至今發出 500 張以上;在名片的反面印了自創的五個命題,其中第五命題為「在 mind 中自我位於核心,其外第一圈是感性,第二圈是理性;感性影響自我最大;但人要成為理性的才有自我。」在此命題中個人指出感性和理性對自我都有影響,這就是個人的「一腦有二室」或「一 mind 二室」理論;當我們有任何想法時,必須檢驗它來自哪一室。在此命題中個人已明白指出:雖然感性對自我的影響自我最大,但只有理性才能使人成為自我。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7 Aug 2016

上為「Mind 的同心圓結構圖」;此圖可幫助了解個人的「一 mind 二室」或「一腦二室」概念,所謂「二室」係指理性室與人天生動物室或感性室,不過理性還有途徑直接連繫到自我。


上為個人對 Arnold Bennett 三句話的詮釋,就是它們在講個人的「Mind 的同心圓結構」。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7 Aug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