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2018

《關於「台獨只能做不能說」與「獨派」》

《關於「台獨只能做不能說」與「獨派」》

黃信介名言「台獨,只能做不能說。」相信這句話不是對一般綠營或獨派說的話,而是針對綠營或獨派檯面上黨政高層所說的,實際上這也是這些高層必須採取的「策略」,因為他們的政策必須讓中間選民能接受,也必須讓經濟選民與窮苦選民有多少能從對岸賺點錢的機會與希望,以及必須在美中兩大國之間找到平衡點。對於綠營絕大多數檯下的人不存在「台獨,只能做不能說」的問題;相反,因為只有檯下的人才有「直白」宣傳獨立建國理念的機會,他們應該把握機會適量地或大力地宣傳;台獨不宣傳人民怎麼了解其重要性?當然能宣傳的就要儘量宣傳,只是不能誤會黨政高層必須顧大局的限制,同樣藍營的領導者也淡化自己的統獨色彩;不過選舉時例外;選戰時要統獨休兵、不分藍綠,「不能主動」挑起意識形態對立,因為選戰重點是爭取中間選民,如果「意外地」統獨成為議題,則可暗喜,拿捏適當尺寸應戰。

台灣已三分之二的人是獨派,綠營內更95%是獨派,因此,「民進黨內或綠營內的獨派」的說法很奇怪。不是大家都是獨派嗎?「綠營或獨派應該分為檯上白臉與檯下黑臉,而不是分為深綠與淺綠」;至今許多人喜歡「自封」獨派或台派或深綠,根據個人長期在這些陣營內的經驗,大部份這些團體的頭頭是想搶「綠營內老大位子」,其跟眾則是弱智或驕傲。綠營或獨派內檯下是「黑臉」,應扮演好「外圍團體」的角色。檯上檯下分工,內圍外圍分工、「黑白臉分工」,才能成功,才能建構民主的、獨立的、繁榮的台灣,以及比較快地制憲建國。

上面這些問題自從有台灣獨立運動與民進黨開始就不斷在綠營、獨派、民進黨內部造成困擾、內亂,甚至分裂,個人認為這些基本上是意識型態或理念做得不夠好所生的內部矛盾,根本解決之道是創造更高明的意識型態。


台獨論述研究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2 Dec 2018

12.20.2018

《台獨與親美都只能做不能說》

「台獨,只能做不能說。」這句現在還需加個下半句「親美,也只能做不能說。」這是台灣綠營或獨派檯面上黨政高層人物的「策略」,檯下的人與外圍團體則宜適時適地小聲說或大聲說;檯上檯下、內圍外圍「要黑白臉分工」,台灣的民主、獨立與繁榮才能確保,甚至可以制憲建國。

台獨論述研究所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0 Dec 2018

《2020年選戰重點在發大財 苦民所苦》

2020年選戰重點在發大財 苦民所苦》

韓國瑜說,「貨出去,人進來,發大財。」中國時報頭版常登「不分藍綠,無色覺醒,我們追求過好日子。」國民黨說,「不分藍綠大家過好日子」。連紅通通的中時都說自己「無色」,一些弱智的、寄生蟲生態式的獨派卻要逼民進黨政府更獨一點。柯文哲在雙城論壇上說,台灣目前氛圍就是拚經濟,「多點經濟、少點爭議,大家一起賺錢就沒爭議」。同樣,民進黨的政策也要給人民這種感受,要體恤民間疾苦。選戰重點在爭取中間選民;2020年選戰的大勢、流行是爭取中間選民要不分藍綠、超越統獨爭議,與庶民經濟。因此,就是要拚經濟!拚庶民經濟!拚產業升級!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0 Dec 2018

12.16.2018

「綠柯合作」與「柯蔡會」合縱連橫 既聯合又鬥爭

1124 民進黨大敗即有「綠柯合作」或「綠白合作」,1213「柯蔡會」,對此個人曾寫三篇,下為其中兩篇。

個人自始即主張「綠柯合作」,民進黨長期跟宋楚瑜、王金平合作,為何不可跟柯文哲合作?打得死就打,打不死就要合作,合作是合縱連橫,既合作又鬥爭。政治就是不能打敗仗,打敗就是做奴隸。

「蔡柯會」開始就有人帶風向,說蔡英文笨,一大群綠營也如此說。個人認為只要是為人民,待人以誠,有時就要勇敢去做,不計較個人得失,權謀上也不用太操作,人民也能從誠懇角度看事情。「蔡柯會」現場直播,蔡英文移樽就教,雖居上位,敦厚有節謙恭下士,愛台灣愛到有宗教精神。奇怪,一些教徒為何看不到?「蔡柯會」上柯傲慢殘忍、操作過度,台灣人看在眼裡。會後民進黨提名何志偉,事先已分析得失、講清立場、仁至義盡,今全力支持自家人,綠白開打,先禮後兵,柯魔理虧、進退失據。

陳立民 (陳哲) 16 Dec 2018

個人贊成「綠白合作」,民進黨與柯文哲合作,就像民進黨長期以來與宋楚瑜、王金平合作一樣,既聯合又鬥爭。個人和民進黨一樣主張,在大同士林區合作,但這合作是民進黨支持自己的人選,隨便柯的態度如何,表面上不出惡言。下面是講一般性的理論:

《支持綠X合作 合縱連橫 既聯合又鬥爭》


孫子兵法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大局總戰略最重要,當自己實力無法完成此戰略計劃時,不宜直接上戰場,而是要事先合縱連橫竭盡可能找盟友,增加戰勝的機會孫子兵法也說「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敗」打戰不是逞英雄,也不是賭博,「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打戰一定要有謀略,毛澤東的「統一戰線」說「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個人認為這還可以加上「現階段」,也就是「結合現階段的次要敵人,打擊現階段的主要敵人」。每一階段的敵人都不一樣,要縮小打擊面才容易成功。

民進黨在許多地方靠自己不會打勝仗,而政治是講實力的,這個時候就要「結合現階段的次要敵人,打擊現階段的主要敵人」,也就要找盟友。一般來講民進黨或本土勢力的最大敵人是國民黨,民進黨實力不夠時,就要聯絡一切非國民黨力量,秉持「不是敵人就是同志」的原則與他們結盟合作。其實民進黨建黨之前的同志就用過這方法,那時國民黨掌控台灣各種力量,這些建黨前同志就自稱「黨外」(國民黨之外),只要不是國民黨的都是盟友,這是「伐交」的典範。事實上民進黨的興起除了吸引人民的理念等外,也是透過聯盟、收編等戰術,才逐漸成功的。政治是沒有憐憫的,政治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政治就是不能打敗仗。所以,在每一場選戰或政治角力時都要拋棄一切恩怨、情緒等,嚴格遵守「結合現階段的次要敵人,打擊現階段的主要敵人」、「不是敵人就是同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等的紀律。雖結盟,但與盟友的關係是「既聯合又鬥爭」,聯合原則不只是利益的交換,也要有價值的底線,或為了保存基本價值的生機。選舉時甚至國民黨提名人才是唯一敵人,其他願意聯合的、投靠的國民黨員也要聯合或收編。為了實現理想,甚至要「與魔鬼握手」,民進黨長期以來不只和獨派陣營的政黨合作,甚至也和藍營、統派合作,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宋楚瑜與王金平,新的情況是綠柯合作。民進黨的支持者必須接受自己單獨實力不足的事實,必須全力支持這唯一有成功機會的本土力量。在有些戰局甚至必須「與魔鬼握手」;這些戰局的問題不是合不合作,而是如何細膩地操作這種「合作」,合作不是不鬥爭,而是「既聯合又鬥爭」。選後總統府秘書長陳菊也拜訪王金平,這甚至是「綠藍合作」,綠營卻無人批評。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6 Dec 2018

12.09.2018

《台獨現階段的任務》

《台獨現階段的任務》

大敵當前,台獨「現階段」的任務是「抵抗國共、深化民主與深耕台獨」,應該整合與團結左右派及其他議題上分岐的力量,並且應該幫助現今唯一能對抗國共的力量民進黨。

「台獨論述研究」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9 Dec 2018

略談「福和會」

一個獨派團體「福爾摩沙共和會」(簡稱「福和會」,Formosa Republican Association)將於明天(10)世界人權日宣佈成立。發起人是民進黨前美南黨部主委李席舟,他說,這將是基督教的、右派的、近美國保守派價值的民間組織。他們認為民進黨是左派政黨。這是諸多台獨組織中的一個新的。

就個人所知,他們有找過美國共和黨的葉望輝先生,但他不會出席成立記者會,至少可見他對此組織有保持距離的意思。

個人不看好此組織,沒有高瞻遠矚的意識形態一個組織不會有前途。個人既不是因為自己是左派也不是因為自己反宗教而看輕此會,而是因為它文不對題。大敵當前,台灣現階段的任務是對抗國共,鞏固民主與深耕台獨,應該團結左右派及其他分岐,而不是把焦點放在其他問題上。教徒常自以為了不起,對別人指指點點,個人則認為教徒基本上是拍神馬屁的偽善者,世界潮流也是反宗教。

民報:http://www.peoplenews.tw/news/8d16c91f-841c-4d38-b665-96e0151c6d68

台灣日報: http://www.taiwandaily.net/%E6%9D%8E%E5%B8%AD%E8%88%9F%E7%B1%8C%E7%B5%84%E3%80%8C%E7%A6%8F%E7%88%BE%E6%91%A9%E6%B2%99%E5%85%B1%E5%92%8C%E6%9C%83%E3%80%8D/

中評社(國台辦背景):http://hk.crntt.com/crn-webapp/touch/detail.jsp?coluid=7&kindid=0&docid=105274237

上帝安排沉默殺手

上帝安排沉默殺手

許多癌症沒有徵兆,有些其他病也如此,這些病症被稱為「沉默殺手」。上帝怕你死不掉或活太久,派「沉默殺手」暗殺你。上帝怕你事先安排後事或完成理想或報恩,派「沉默殺手」暗算你,或乾脆讓你死於意外。上帝愛你嗎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9 Dec 2018

12.03.2018

《宗教的核心問題》

《宗教的核心問題》

宗教的核心問題為宇宙的起源,其次為人類的起源與人死後的狀況。這些基本上只是真的問題,也就是事實、真相、實情的問題。宗教基本上與其它議題無關,甚至與道德無關。至於人類信教的主要動機則是對死亡的恐懼。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03 Dec 2018



12.02.2018

《理性感性二運算器 但只有感性有自己的記憶體》

《理性感性二運算器 但只有感性有自己的記憶體》

人是一腦二室,感性室與理性室。感性是人天生的動物性,可簡稱為「人動物性」,以區別於其它動物的動物性。感性與理性室各有處理器或運算器,二處理器相互影響。感性處理器的運算不邏輯、偏見多、運算的範圍有限,理性處理器的能力需培養,運算的範圍可能沒有限制。感性()或人動物性在人生下時即配有思維模組,其內除處理器之外還有記憶體等;理性()只有處理器,沒有自己的記憶體。感性記憶體的儲存方式是印象式的、氣氛似的、感覺式的、喜惡式的,很主觀。感性記憶體的性能不精確,但儲存感性運算內容的時間也有限。理性運算結果必須借用感性記憶體,強寫於上,因此記憶多扭曲,保存時間也更短。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02 Dec 2018

11.26.2018

《理性哲學與科學 真理與知識》

《理性哲學與科學 真理與知識》

西洋哲學史的「理性主義(rationalism)」一詞狹義的用法是用於區別經驗主義,廣義的用法則甚至包括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個人提出一個「理性哲學」的概念,專指歐洲自文藝復興時代開始發展出的哲學,包括狹義的理性主義、德國康德等的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個人的「理性哲學」概念是用於區別西洋傳統哲學。

個人認為「人腦同時有感性與理性兩組運算器在運轉」。個人有個特殊的「感性」概念,個人的「感性」是指人的動物性(可簡稱「人動物性」)或是人生下來就配備的軟體或人天生內建的運算器,詳細地說也可稱為「人天生內建的思維模組」,因為它除了運算能力外也包括些固定內容。至於個人的「理性」概念消極的是指能夠非常地超脫、免受制於此感性運算器影響的能力,積極的則是指能非常地邏輯地、可能性地思考,更且能非常地建立出人之主體性的運算能力。感性與理性這兩組運算器同時在人腦內運算。「理性哲學」能夠非常地且有意識針對性地排除感性思維模組的影響,以上這些「非常地」意味著無法完全地。

歐洲自文藝復興時代開始理性哲學與科學同步發展,這是個很值得注意的現象。科學有一特質就是它不斷地研究,但是「不知最後的結果與原理」,譬如物理學到現在對於宇宙的原理還在探索中,承認不知最後原理,個人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知識。相對於科學,歐洲傳統形而上學家皆提出對宇宙最後原理的理論。同樣,中國傳統儒道形上學從論述開始就知天知地、肯定天道的存在與天人相感。科學「做學問」或研究是繼續不斷地在追求真象真理,拓展新的地平線或新境界,反之東西傳統形上學都知道最後原理,甚至從開始就知道它,「做學問」只是把這些已知的講得更細、更完整,甚至是非理論性的「做工夫」。科學的力量極大,它揮舞現實,反之,東西傳統形上學自吹自擂,對現實沒有影響力。個人認為「不知最後結果與原理」這個研究性質是「知識的性質」,也是「知識成立的必要條件」;知識或學問或學術的目的在追求真理與真相,在「知識的性質」與「知識成立的必要條件」裡我們看到了些「真理與知識的關係」。

個人認為,東西傳統哲學特別是形上學知道最後原理這個現象顯示它們並未達到成為「知識的必要條件」,因此它們不夠資格被稱為「知識」。反之,自文藝復興開始的「理性哲學」符合這些條件,因此它才是真正的哲學。

前述「感性」是人生下來就配備的人動物性的軟體,詳細地說是「人天生內建的思維模組」,因為它包括運算能力與一些固定內容。東方與西方傳統的形而上學中對宇宙的理論、天道存在、人具優越地位、天人相感等思想,就屬於個人所說之感性的「固定內容」。所以,歐洲上古與中古哲學以及東方傳統哲學,個人稱之為「感性哲學」,以別於個人的「理性哲學」。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6 Nov 2018

無中哲宗教版
《理性哲學與科學 真理與知識》

西洋哲學史的「理性主義(rationalism)」一詞狹義的用法是用於區別經驗主義,廣義的用法則甚至包括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個人提出一個「理性哲學」的概念,專指歐洲自文藝復興時代開始發展出的哲學,包括狹義的理性主義、德國康德等的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個人的「理性哲學」概念是用於區別西洋傳統哲學。

個人認為「人腦同時有感性與理性兩組運算器在運轉」。個人有個特殊的「感性」概念,個人的「感性」是指人的動物性(可簡稱「人動物性」)或是人生下來就配備的軟體或人天生內建的運算器,詳細地說也可稱為「人天生內建的思維模組」,因為它除了運算能力外也包括些固定內容。至於個人的「理性」概念消極的是指能夠非常地超脫、免受制於此感性運算器影響的能力,積極的則是指能非常地邏輯地、可能性地思考,更且能非常地建立出人之主體性的運算能力。感性與理性這兩組運算器同時在人腦內運算。「理性哲學」能夠非常地且有意識針對性地排除感性思維模組的影響,以上這些「非常地」意味著無法完全地。

文藝復興開始理性哲學與科學同步發展,這是個很值得注意的現象。科學有一特質就是它不斷地研究但是「不知最後的結果與原理」,譬如物理學到現在對於宇宙的原理還在探索中,承認不知最後原理,個人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知識。相對於科學,歐洲傳統形而上學家皆提出對宇宙最後原理的理論。科學「做學問」或研究是繼續不斷地在追求真象真理,拓展新的地平線或新境界,反之傳統形上學都知道最後原理,甚至從開始就知道它,「做學問」或研究只是把這些已知的講得更細、更完整。科學的力量極大,它揮舞現實,反之,歐洲傳統形上學自吹自擂,對現實沒有影響力。個人認為「不知最後結果與原理」這個研究性質是「知識的性質」,也是「知識成立的必要條件」;知識或學問或學術的目的在追求真理與真相,此處的「知識的性質」與「知識成立的必要條件」呈現了一些「真理與知識的關係」。

個人認為,西方傳統哲學特別是形上學知道最後原理這個現象顯示它們並未達到成為「知識的必要條件」,因此它們不夠資格被稱為「知識」。反之,自文藝復興開始的「理性哲學」符合這些條件,因此它才是真正的哲學。

前述「感性」是人生下來就配備的人動物性的軟體,詳細地說是「人天生內建的思維模組」,因為它包括運算能力與一些固定內容。西方傳統的形而上學中對宇宙的理論思想,就屬於個人所說之感性的「固定內容」。所以,歐洲上古與中古哲學,個人稱之為「感性哲學」,以別於個人的「理性哲學」。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6 Nov 2018


《理性哲學與與傳統感性哲學 感性思想的內容》

《理性哲學與與傳統感性哲學 感性思想的內容》

西洋哲學史的「理性主義(rationalism)一詞狹義的用法是用於區別經驗主義,廣義的用法則甚至包括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個人提出一個「理性哲學」的概念,專指歐洲自文藝復興時代開始發展出的哲學,包括狹義的理性主義、德國康德等的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個人的「理性哲學」概念是用於區別歐洲文藝復興以前的傳統哲學。

個人認為「人腦同時有感性與理性兩組運算器在運轉」。個人有個特殊的「感性」概念,個人的「感性」是指人的動物性(可簡稱「人動物性」)或是人生下來就配備的軟體或人天生內建的運算器,詳細地說也可稱為「人天生內建的思維模組」,因為它除了運算能力外也包括些固定內容。至於個人的「理性」概念消極的是指能夠非常地超脫、免受制於此感性運算器影響的能力,積極的則是指能非常地邏輯地、可能性地思考,更且能非常地建立出人之主體性的運算能力。感性與理性這兩組運算器同時在人腦內運算。「理性哲學」能夠非常地且有意識針對性地排除感性思維模組的影響,以上這些「非常地」意味著無法完全地。

歐洲傳統形而上學家皆提出對宇宙最後原理的與人優越地位的理論。同樣,中國傳統儒道形上學甚至有些對從論述開始就知天知地、肯定天道的存在與天人相感。歐洲傳統哲學與東方哲學卻認為不知這些就是沒有哲學的慧根或靈性,或尚未頓悟或未打通任督二脈。個人認為這些其實是它們的預設或意識形態。這些預設或意識形態個人就是一些感性思想的「固定內容」。「感性」不止是不邏輯的思考方法也包括了一些固定內容。歐洲上古與中古哲學以及東方哲學,個人稱為「感性哲學」,以別於個人的「理性哲學」。


「理性主義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6 Nov 2018

《真理與知識》

《真理與知識》

歐洲自文藝復興時代開始理性哲學與科學同步發展,這是個很值得注意的現象。科學有一特質就是它不斷地研究,但是「不知最後的結果與原理」,譬如物理學到現在對於宇宙的原理還在探索中,承認不知最後原理,個人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知識。相對於科學,歐洲傳統形而上學家皆提出對宇宙最後原理的理論。

科學「做學問」或研究是繼續不斷地在追求真象真理,拓展新的地平線或新境界,反之傳統形上學都知道最後原理,甚至從開始就知道它,「做學問」或研究只是把這些已知的講得更細、更完整。科學的力量極大,它揮舞現實,反之,歐洲傳統形上學自吹自擂,對現實沒有影響力。

個人認為「不知最後結果與原理」這個研究性質是「知識的性質」,也是「知識成立的必要條件」;知識或學問或學術的目的在追求真理與真相,在「知識的性質」與「知識成立的必要條件」裡我們看到了些「真理與知識的關係」。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6 Nov 2018




11.22.2018

《不懂選舉的某些「深綠」》

《不懂選舉的某些「深綠」》

台灣政治是統獨鬥爭,但民眾不喜歡刻意激化的社會衝突,因此不能將此直接轉化至選戰。選戰簡單講是搶中間選票,詳細一點講是爭取中間選民、動員我方陣營、癱瘓對方陣營。因為主戰場在中間選民,選戰主軸不外是繁榮、幸福、未來,2008年謝長廷選總統時用「幸福經濟」,2012年蔡英文用「Taiwan NEXT」,「NEXT」就是未來,阿扁選台北市長時用的「快樂、希望」與「有夢最美,希望相隨!」,是幸福與未來的變種。許多中間選民是經濟選民、生活艱困人民,因此2004年阿扁的主軸是「拼經濟 大改革」,2012年時馬英九把阿扁的「拼經濟」拿去用不意外。文宣用「改革」時,不止是攻擊對手,也是訴諸中間選民的感受。文宣也可直白「不分黨派」、「超越藍綠」,或像2000年阿扁講新的「中間路線」。

獨派或綠營內有些喜歡自封「深綠」的人士,「每次選舉」由不同的人牽頭批民進黨不夠獨並另闢戰場。這次2018年選舉是由喜樂島牽頭的1020「全民公投反併吞」活動,要修正「公投法」,以便「獨立公投,正名入聯」;人民都看得懂這是推動「統獨公投」,思量有沒有準備好。民進黨稱此活動「模糊選戰焦點」,又說「舉辦時間不適宜」等;按照選戰理論,就是說此活動錯置選戰焦點,以及說統獨鬥爭不是不可以,但應該在平時而不是在戰時,時間不宜。


台灣選舉很激烈,選舉是真相揭露的時刻,全部殘酷因素到位,每次選戰情勢的演變都導致這些「深綠」的議題被邊緣化,但到下次選舉時他們又再重演一遍。這些「深綠」人士似沒注意到,每次他們在選戰開始時提出的議題後來都被淹沒這一再重複的故事;他們大概也沒想過,每次被大局淹沒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理論並未掌握台灣全面的政局;他們其實應該很感謝每次在被迫撤退時看到不遠處有民進黨戰線可守。如果了解這些,部份「深綠」人士不該每次對比較有遠見、有謀略的、有口難言的民進黨高層頤指氣使,有如三娘教子。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2 Nov 2018

11.11.2018

透明陣亡戰士哀悼其他陣亡的戰士

英國 Slimbridge 鎮 St. John 教會墓園在第一次大戰終戰百年紀念日,一位 Jackie Lantelli 女士製作了白 11 個大概是白色鐵絲編織的像放在墓園。這些像白色鏤空的塑像給人透明人的感覺,也像是死去士兵的鬼魄,他們著一次世界大戰時的英國戰服,他們注視著墳墓。這些像讓人感受到悲傷的、哀悼的氣氛,讓人禁不住地情緒化。

人人可見以類透明的方式表達戰士鬼很有創意。個人認為沒有鬼。傳統對於鬼魂有不同的想像,這種表達方式符合許多傳統的意念。




白色鏤空鬼魂戰士哀悼其他陣亡的戰士




白色鏤空鬼魂戰士哀悼其他陣亡的戰士





白色鏤空鬼魂戰士哀悼其他陣亡的戰士




這則新聞可見於BBC 新聞 “Ghost sculptures of WW1 soldiers erected in cemetery”9 November 2018。網址https://www.bbc.com/news/uk-england-gloucestershire-46155057

英格蘭以上這些鏤空鬼魂戰士讓個人想起在華盛頓特區的 "The 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 (韓戰老兵紀念碑),裡面有 19 個不鏽鋼軍人雕像。那是 1995 年 David Digits 的創作




"The 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 (韓戰老兵紀念碑),裡面有 19 個不鏽鋼軍人雕像。


"The 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 (韓戰老兵紀念碑),裡面有 19 個不鏽鋼軍人雕像。

11.03.2018

其實台灣現在只有一個反對黨就是共產黨 它化身各種顏色 2018這次地方選舉就是綠紅對決

其實台灣現在只有一個反對黨,就是共產黨,它化身各種顏色。2018這次地方選舉就是綠紅對決。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03 Nov 2018

10.31.2018

《台灣獨立並不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

台灣獨立並不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

個人一向不認為支持台灣獨立符合美國最大的利益,因為為了台灣與中國成為百年世仇及把龐大的中國市場拱手讓給歐日都不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最大的利益可能是台灣能促進中共垮台及引導中國未來發展的角色;如果台灣獨立了就比較難勝任這些角色。不過這是美國的最大利益,未必是台灣最大的利益。

台灣人要思考長期處於擁有高度安全實質獨立但不能法理獨立狀況的可能性。政治是無限可能性的藝術,個人認為不要陷入國家與非國家的二選一迷思。個人在國際政治理論上甚至反對國家主義,認為國家這個制度未來將會消失,歐盟就是這方面的先行者。台灣如果自己主動宣佈法理獨立,個人認為即使川普會反對,因為這不符合美國優先。台灣法理獨立最佳的機會其實是中共進行武力統一台灣時,這時美國會介入,在這種情況下武統多半失敗,這時中國人比較不會怪罪美國。台灣最高策是誘導中國武統,但操作太困難,必有損失,甚至可能失敗。

總之,台灣比較實在的政策,個人認為是持續增強實質掌握台灣作為獨立國家的能力,看有沒有法理獨立的機會;如果沒有,就是繼續多撈些經濟上的好處。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31 October 2018

今日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 Brent Christensen (酈英傑)舉行上任後首次記者會,這個「首次」在AIT新聞稿上也被重點標示,這表示強調這有定調地位。看FBAIT網頁,酈英傑處長提出任內將聚焦的四個優先事項,又稱為《四個增進》。不看內容我們就可大部分猜到,再看其內容:增進美台安全合作、增進美台經濟與商業關係、增進台灣在全球社會的角色、增進美台人民的關係。個人認為重點是把「安全方面的合作」放到第一位,這顯示台美現在不是一般國家關係,也不是平時關係,而是比較有安全、國防顧慮的時代。這點要和4日美國副總統彭斯的講話比對,個人認為他未講出的是,台灣處在民主世界對抗最大專制國家的最前線,以及台灣作為中國發展的範本。Brent Christensen 數次提及《台灣關係法》,以及強調美國一向按此法行事。這讓個人想到《舊金山和約》,這大概是美國官方從不提的。此外,他又講「美國反對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 (We are opposed to unilateral attempts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這句話在「維持現狀」的台灣現在政府是超級敏感的詞彙。如果AIT處長不講,可能美國有所暗示,但他把這話講出,台灣人就要聽進去與多想一想。

以下先為AIT新聞稿的短短一句話提示的重點與全文網址: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今天舉行上任後首次記者會,酈英傑處長表示,他在擔任美國在台協會處長的任內將聚焦的四個優先事項,又稱為《四個增進》:即增進美台安全合作、增進美台經濟與商業關係、增進台灣在全球社會的角色、增進美台人民的關係。
處長致詞稿全文請見:https://goo.gl/u2ExFc
At his first press conference held today, AIT Director Brent Christensen outlined four areas of cooperation he hopes to promote during his tenure as AIT Director, 《四個增進》:Promote U.S.-Taiwan security cooperation; Promote the U.S.-Taiwan economic and commercial relationship; Promote Taiwan’s role in the global community; and Promote people-to-people ties.
Read the full text of Director Christensen’s remarks: https://goo.gl/yHwMaH

以下再看自由時報的相關簡短新聞,個人認為標題下得不好:
AIT處長酈英傑:美國有義務支持台灣對抗脅迫
〔自由時報 即時新聞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2018-10-31 12:23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今天召開駐台第一次記者會,宣示在台首要工作為「增進美台安全合作」,酈英傑引「台灣關係法」強調,美國有義務支持台灣維持充足的自我防衛來對抗脅迫,此政策在過去7屆美國政府皆一致。

酈英傑宣示在台工作的優先項目為「四個增進」,首要項目即為「增進美台安全合作」,另包括「增進美台經濟與商業關係」、「增進台灣在全球社會的角色」與「增進美台人民關係」。

酈英傑於今年8月到任,是其外交生涯中第三度派駐台灣,今天於AIT美國中心舉行首次記者會,致詞並接受媒體提問。酈英傑說,緣份把他和他的家人一次又一次帶回台灣,他相當高興能回來擔任AIT處長。

酈英傑說,亞洲有崛起大國、成長的經濟體,同時仍有許多歷史宿怨未解,在此之中他讚許台灣是亞太區域正面故事中的重要角色。而在「台灣關係法」將滿40周年之際,美台關係歷史意義非凡,也將展望未來如何持續強化和擴展關係,「立穩根基、共創未來」。酈英傑並引用「台灣關係法」重申,美國對台政策從未改變,「台灣關係法與美中三公報一直是美國一中政策的基礎」,也指引美國與台灣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

酈英傑引用「台灣關係法」條文說明,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來決定台灣的前途之舉,即代表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及安全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美國也反對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歡迎台海兩岸努力進行減少衝突、改善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對話。

酈英傑也藉此機會宣示在台工作的優先項目為「四個增進」,首要項目即為「增進美台安全合作」,另包括增進美台經濟與商業關係、增進台灣在全球社會的角色與增進美台人民關係。酈英傑強調,增進安全合作與改善台灣自我防衛能力是攜手並進的,例如最近批准的軍售案。美國有義務支持台灣維持充足自我防衛能力 以對抗脅迫,此項政策在過去7屆民主黨、共和黨政府都維持一致。

媒體問及美台是否會於11月在台海進行聯合軍演?對此,酈英傑則說他沒辦法回答細節,應由美國國防部說明。不過他也特別強調,美國的印太戰略明確支持在印太地區應有自由開放的航道,美國會依循這個原則進行相關活動。

除了將強化美台安全合作,酈英傑也表示,美台強健經濟關係使雙方得以繁榮,進一步改善經濟關係是值得努力的方向,台灣在數位經濟、能源及基礎建設等領域,能夠扮演重要角色。

酈英傑也將台灣參與國際社會列入優先事項說,美國一向支持增進台灣在全球社會的參與,並大力發聲,因應流行病、跨國恐怖主義與不實訊息傳播等全球問題,實在不能讓對眾人貢獻良多的社會被排除在世界之外。回答台灣被國際刑警組織拒絕與會的相關問題時,酈英傑也說道,前兩週台美才在華盛頓,就台灣的國際組織參與召開雙邊會議討論。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597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