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2015

人的身體會變老,但精神不會

人的身體會變老,但精神不會。年輕、年老是人 body 的邏輯,不是 mind 領域內的事。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0 Mar 2015


3.17.2015

歷史上中國是個侵略主義的的國家

歷史上中國是一個侵略主義的、擴張主義的國家。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17 Mar 2015

3.06.2015

【 道德是什麼?What is morality?;道德的定義 Definition of Morality 】

道德是什麼?What is morality?;道德的定義 Definition of Morality

康德是偉大的道德哲學家但他並沒有給道德下定義。
道德是什麼?道德如何定義?個人研究道德的定義給道德下的定義為「道德是尊重人的主體性」;個人給道德下的次佳定義為「道德是尊重人的尊嚴」。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6 Mar 2015 
20150306

 什麼是道德?道德的定義 The Definition of Morality 

道德是什麼?個人給道德下的定義為「道德是尊重人的主體性」;個人給道德下的次佳定義為「道德是尊重人的尊嚴」。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14 Feb 2015
20150214

2.05.2015

政治學的第一命題、政治學的基本原理、政治學的起點

政治學的第一命題、政治學的基本原理、政治學的起點
個人認為「掌權者的本質為保權、濫權、擴權,以至於極權,而且是以秘密的、欺騙的、溫水煮青蛙的方式。」這可能是「政治學的第一原理」

十九世紀英國歷史學家阿克頓勳爵 (Lord Acton 1834-1902)曾說:「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

個人的命題可能比艾克登的更精確,而且明指它在政治學理論或政治學原理上是「政治學的第一命題」或「政治學的基本原理」,也可說是「政治學的起點」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5 Feb 2015


1.11.2015

【 政治學的第一原理或第一命題 或政治學的起點 】

政治學的第一原理或第一命題 或政治學的起點

掌權者的本質是保權、濫權、擴權,以至於極權,而且是以秘密的、欺騙的與溫水煮青蛙的方式。這可能是政治學的第一原理或第一命題,或政治學的起點。

此處照片 2012/2/ 3 攝於台北萬華,看板為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製作。

當能有效地止住理論與目的被濫用時, 知識誕生. 

沒有什麼不會被濫用. Jede Theorie wird misbraucht.

12.25.2014

略談憲法原理

略談憲法原理

2014/12/24 日看到一個集體創作的台灣憲法草案,個人對於其內容有些看法,一般可說是憲法原理方面的看法,更深入地說是制定憲法所採用的哲學原理與政治學原理方面的。

此草案「國家定位」篇第二條內容為「台灣的主權屬於國民全體」。陳哲認為這一條顯示此草案仍然是傳統「主權主義」的思想。個人認為「主權」理論對台灣是兩面刃; 2300 萬台灣人民擁有台灣主權固然對台灣有利;但如果考慮到中國一貫主張對台灣擁有主權,就會發現主權國家理論對台灣是不利的。個人認為國家主權觀念在民主先進國家已逐漸式微,譬如歐盟的成員國在組織歐盟時都交出部份主權,也就是接受鄰國有些批評本國事務的權力,國家的界限逐漸消除。廢除國家主權理論和「家暴法」原理相同,譬如當家庭中丈夫打太太時,我們的社會主張公權力可以「干涉此家庭內部事務」。個人主張台灣的「國家定位」不要定位為傳統的「主權國家」,而是定位為「台灣是捍衛人權的國家」。畢竟國家主權不是說了就有的,而是要靠有「捍衛」的能力,那麼這和「捍衛人權」是同樣的事。現實上,現在不講主權會讓台灣人難以接受;一時做不到,但是要往這個方向發展。這時要深入研究「國民主權」這個觀念,它不完全是「主權主義」,要注意它潛藏的人權成份。

此草案「基本人權」篇共 36 條。其中此篇章第一條,也就是全憲法草案第五條內容為「個人尊嚴絕對不可侵犯,尊重及維護個人尊嚴為所有公權利機關之義務。」這是全文照抄德國《基本法》第一條,這也是   2009 年生效的《歐盟基本權利憲章》第一章內容。個人將道德定義為「尊重人的尊嚴」,所以個人認為「基本人權」篇章就是一個道德的秩序,或就是道德定義的演繹。個人自去年起在民進黨內推動「人權與民主基本教義派」,挑戰「台獨基本教義派」,因此對「基本人權」篇特別有感受。

草案「國家體制」篇講三權分立與制衡,共 65 條。個人認為首先要瞭解此篇與前一篇的關係,個人認為這一篇是講前一篇保障人權「如何實現」的議題。民主政治、三權分立制衡、政黨政治其實是「建立可能侵犯人權之公權力的對抗機制」。瞭解此點之後,下一個是問,為什麼公權力會侵犯人權? 以及為何這如此重要? 這關係陳哲發明的政治學第一原理:「掌權者的本質是保權、濫權、擴權,以致於極權,而且是以秘密的、欺騙的方式進行」。

以上是對該憲法草案的內在評論;對此草案個人還有些外在評論,那就是個人對憲法的完整理論。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25 Dec 2014


10.18.2014

【 台獨論述系列:搞台獨,要知道「階段論」】

【 台獨論述系列:搞台獨,要知道「階段論」】

我們平常做事是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從事台獨也不例外。獨派沒有立即獨立建國的實力,台灣本身的武力也不足以保衛自己;事實上,除非外在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否則法理台獨是很遙遠的事。因此,台獨需要有完整計劃、分步驟階段、有攻守戰略等,並循序漸進。此外,政治與一般事務不同,政治就是不能打敗仗;衡諸國共本質更是如此,對國共而言政治是砍人頭的事;台獨更不能冒失敗危險輕易嘗試。
推動台獨要分階段,搞台獨要知道「階段論」。獨立建國可分為兩個、三個或四個階段。不論分幾個階段,「現階段」台獨的目標,個人認為是「打倒國民黨」,因為有個很清楚的因果關係:打倒國民黨,台獨才有可能。

為達成台獨每一階段的階段目標,必須有「結盟策略」。各階段的「結盟策略」相同,都是「不是敵人,就是同志」,也就是縮小敵人範圍,結合最多的盟友,集中打擊階段敵人。

台獨現階段的任務是推翻國民黨。現階段「不是敵人就是同志」結盟策略中的「敵人」就是國民黨;這句話要非常精準地把握。國民黨的支持者、中華民國派、統派與泛藍這四類人雖然相當重疊,但必須區分。「現階段」的敵人「只是」國民黨,因此其他三類,包括中華民國派、泛藍、統派,只要他們不是緊跟著國民黨,都是現階段「結盟的對像」,或都是我們我們的「同志」。事實上,許多對中華民國難以忘情的人並不想統一,也對國民黨不滿;多數國民黨陣營的人並不知國民黨是詐騙集團;也有許多不想統一的人是迷迷糊糊地活在泛藍圈內;而親民黨雖是統派,但它現在和我們有共同的敵人,所以也是我們目前現階段的「同志」。
現今有 70% 左右的台灣人民主張台灣獨立,民進黨陣營更有大約 95% 的人主張獨立。蔡英文主席個人認為是個「大台獨」;有些人對她質疑,但我們知道民進黨陣營的批判性很強、獨性更強,如果她不是,所有抬轎的人都會讓她什麼事都做不成。有什麼好擔心的? 蔡主席是目前我們最有希望的候選人,甚至是唯一有希望的候選人,我們就要支持她。蔡主席主張綠營要「包容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就是台灣」,許多獨派批鬥她。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的黨政人物沒人批評她這一點,難道他們不主張台獨? 還是這是黨現階段的政策。民進黨高層的想法個人認為就是這裡所提出的,「搞台獨,要分階段;台灣現階段的任務是打敗國民黨」;現階段的目標「只是」打倒國民黨,所以還必須結合部份中華民國派,不能太傷害他們對中華民國的感情。此處提出的「台獨階段論」,民進黨並沒有明白的形構出來,但這卻符合他們實際的作法。譬如要瞭解民進黨這次在九合一選舉中提名與結盟策略的整體構想,就是去瞭解「台獨現階段的目標是打敗國民黨」。
台獨要儘量宣傳,但是要必須知道「台獨階段論」。為達宣傳台獨最大效果,必須分工,必須有人分扮白臉與黑臉。民進黨必須帶領社會主流,因此爭取中間選民,必須扮演白臉;獨派其他人可各自選取黑白角色,也要因應環境變換角色。黑臉白臉應分工合作,黑臉絕不能批評白臉。
但是,獨派內部從開始,特別是「台獨黨綱」之後,就有一些喜歡自封「深綠」或「台派」的人,個人對他們有長期近身觀察,個人認為這些人基本上是獨派內「知識程度較低的人」。因為知識低,看不懂民進黨複雜的策略與角色,張冠李戴,誤解民進黨;他們中間也有些人不懂亂批評,有優越感,在綠營內自認高人一等、高於白臉,個人稱他們為「台獨老大幫」;最惡質的他們的頭頭,移花接木「抹黑」民進黨,宣傳說民進黨已不再搞台獨、民進黨已國民黨化、民進黨只想要權力等,個人稱這些頭頭為「台獨蟑螂」或「台獨寄生蟲」。這些寄生蟲為了爭權奪利,甚至不畏在獨派內搞「不是同志,就是敵人」的反結盟策略,在獨派內搞「分化」,按照他們的作法,獨派永遠拿不到 51% 的選票;「他們愛(利用)台獨,而不愛台灣」。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寫於 20141018

4.27.2014

廢核關鍵之役的「427 佔領忠孝西路事件」 我們「網友行動平台」與「人權陣線」二社團參與

2014 年 4 月 27 日廢核四與全面廢核關鍵之役的「427 佔領忠孝西路事件」,五萬廢核人士躺在台北車站前十線車道令交通癱瘓。蘋果日報再度刊出此照片,這確實是台灣歷史上令人感動的一刻。在上方照片一點鐘與兩點鐘方向近中間位置,可見到三隻藍底白字的「網友行動平台」與一隻白底橘字的「人權陣線」社團關東旗。感謝當時支持我們社團的戰友,我們也讓台灣重視網路的力量。
「網友行動平台‧台灣茉莉花革命」與「人權陣線」社團召集人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427/1337945/?fb_comment_id=fbc_1918670998205007_1918893764849397_1918893764849397#f15ace86d5dcac4
 下方照片為上張放大四倍。
2014 年 4 月 27 日廢核四與全面廢核關鍵之役的「427 佔領忠孝西路事件」,五萬廢核人士躺在台北車站前八線車道令交通癱瘓。下方是次日自由時報標題 "全民不「核」作 5萬人佔領忠孝西路" 的照片。在照片一點鐘與兩點鐘方向近中間位置,可見到三隻藍底白字的「網友行動平台」與一隻白底橘字的「人權陣線」社團關東旗。感謝當時支持我們社團的戰友,我們也讓台灣重視網路的力量。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774384


下張照片為上面三張照片的近照,可見我們「網友行動平台」與「人權陣線」的旗幟

下張照片為個人正帶領「網友行動平台」隊伍從館前路走出轉到台北車站前的忠孝西路與忠孝東路。

下張照片為個人正帶領「網友行動平台」隊伍從館前路走出轉到台北車站前的忠孝西路與忠孝東路,這是現場三立新聞現場轉播畫面。
下張照片為陳哲正帶領「網友行動平台」隊伍走到台北車站前,下一步動作就是就地坐下癱瘓台北車站前交通。


2014 太陽花學運台灣派與民主派已勝之後,除了這次「427 佔領忠孝西路事件」行動之外個人不再組網友團。可惜此後在街頭再也看不到網友隊伍。這或者是沒有人知道網友在街頭被看到的重要性,也或者是知道組團上街頭千萬難。事實上在我們之前也沒有,所以我們的「網友行動平台」是網路時代至今唯一在街頭上出現過的網民隊伍。
「網友行動平台‧台灣茉莉花革命」與「人權陣線」社團召集人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0140427

4.20.2014

「政治學的第一原理」或「政治學的第一命題」或「政治學的起點」

「政治學的第一原理」或「政治學的第一命題」或「政治學的起點」:

掌權者的本質是保權、濫權、擴權,以至於極權,而且是以秘密的、欺騙的、溫水煮青蛙的方式。

此處「第一命題」用詞為仿效笛卡兒個人認為「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兒哲學的「第一命題」。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20 Apr 2014


當能有效地止住理論與目的被濫用時, 知識誕生. 

沒有什麼不會被濫用. Jede Theorie wird misbraucht.


4.18.2014

【 道德學的第一義務是 使人類不絕種 】

道德學的第一義務是 使人類不絕種

道德學 (ethics) 的一般原理各學派差別有限。個人提出一個比較特別的命題,即道德學的第一道德項目是維持人類存活。根據天體物理學 (astrophysics),地球是渺小到不能再渺小,地球可能毀滅,哪怕是在上億年以後。人與物質、其他生物的不同,在於人有自由,因此人有主體性;因為人有主體性,所以,人有尊嚴,所以,只有對人類有道德的考慮。道德學是規範對待人應有的態度。但是,因為地球未來可能會毀滅,因此整個人類可能絕種。拯救人類是一般人簡單的直覺,不過,這個在學理上要有一定的位置。個人認為,維護人類繼續存活,或使人類不至於絕種,可作為道德學的第一義務。

不過,這可能是無法達成的任務。近日發現最類似地球的「克卜勒-186f」行星,距離地球竟達 490 光年。如果人類只可能在那地方存活,在一億年之內,個人對於移植極少數的人類到那裡是悲觀的。這也指出物理學及其他自然科學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18 Apr 2014

1.13.2014

《 感性與理性的衝突是生死界限模糊與宗教產生的主因之一 》

感性與理性的衝突是生死界限模糊與宗教產生的主因之一

人的一腦有二室,當我們有任何想法時,這想法可能來自感性室,也可能來自理性室。更麻煩的是,感性室與理性室對於同一件事常常都有想法且相互干擾,這造成後果之一是我們對許多事情的確定感或真實感不足。

生死是被干擾很嚴重的領域。我們表面上分得清生死,但實際上混淆它們,這種混淆是宗教產生的原因之一。人的感性無法暸解人會死,遂以為死亡不是絕對的滅絕,遂以為死亡只是一個過渡,遂以為此生不是真實的人生而寄望於死後的另一個真實生命。「人生如夢」的感覺就是生死被干擾的現象,它是人無法牢牢地把握人生,生死的界限不明,以及以為死後有另一個真實生命的現象。如果我們對於感性與理性有深入的瞭解,就會知道這個人生是真實的,知道死亡是絕對的滅絕,知道人對於死後世界的想像實際是不存在的,知道要緊緊把握這個唯一的生命。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3 Jan 2014

1.05.2014

【 日常死亡意識 】

日常死亡意識

我們只是表面承認自己會死,但是暗地裡以為自己及與我們關係親密的家人密友是不會死的,也以為別人不會因我們的大意而致死。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5 Jan 2014

10.19.2013

【 人生是苦還是是樂?】

人生是苦還是是樂?】

人生是有很多苦痛的時候,但是也有快樂的時候,一般人的感受是有苦有樂。佛教以生老病死界定人生。四勝諦為佛教教義的核心,四勝諦以苦諦為起點,即人生是苦的。基督宗教並不認為人生根本上是苦的。這兩個宗教可以去辯論。

人生是苦還是樂的標準原本是很難訂的。但是,人生最後會被死亡結束。而個人認為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生命或靈魂在死後還存在,死亡就是完全的滅絕,所以,死亡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與死亡相比,在世時人至少還活著,至少我還在;與死亡對比,個人認為人生是快樂的。人生是快樂的,死亡或死後是絕對的痛苦。

人生是快樂的,佛教卻說人生根本是苦的,要人放棄這個人生,基督宗教也忽視此生,只把此生只當作一個工具,這兩個宗教就是在摧毀我們唯一擁有的人生,這兩個宗教就是對人生最大的破壞者。這兩個宗教不長進,兩千多年來持續講一樣的謬論,沒有進步。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19 Oct 2013
20131019

【 保衛地球與人類生存 不能理會無知的宗教 】

保衛地球與人類生存 不能理會無知的宗教

根據天文物理學的知識,外太空的小行星等可能對地球造成傷害,甚至摧毀地球與人類。但是根據宗教的邏輯,人類不會絕種,人類總會被神解救的。宗教是現代科幻片,無可救藥的無知。幸虧多數自然科學家,能分辨真實與幻想,能分辨科學與科幻,且根據事實行事。在九月美蘇簽訂反小行星核子防禦系統,以保衛人類與地球。根據宗教的邏輯,不需做此事,它們應出來反對,應主張把這些錢用在救濟窮人上。但宗教很聰明地在此時沉默,宗教都是這樣的偽君子。在此事上我們也看到,宗教的無知已經無知到對人類有害的程度。人類要自救、要向前進,這需要把宗教埋葬在歷史長河中。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19 Oct 2013

一則自由時報 2013/10/18 的一則新聞
美俄上月簽署合作大綱,決定聯手開發用於摧毀小行星的核武,避免小行星朝地球飛來造成毀滅性後果。

反小行星核子防禦系統
美國能源部長莫尼茲九月十六日與俄羅斯簽署的「美俄政府核子合作暨能源相關科學研發協議」,提供兩國核子研究實驗室擴大合作的法律架構。這項協議旨在填補二一一年一月實施的「美俄和平使用核能合作協議」之不足。

根據全球廉政中心(The Center for Public Integrity)所公布的資訊,美國能源部指出,美俄的合作包括研究以核能來對抗小行星。但該中心指出,反小行星核子防禦系統可能違反一九六七年禁止在太空部署核武的外太空條約。

美國航太總署(NASA)宣稱,天文學家已偵測到,有一萬多顆小行星所處的軌道可能會讓它們更接近地球,其中大約九%據信有三千英尺長(九百一十四公尺),而其中最具威脅性的,預測每七十萬到一億年才會侵襲地球一次,屆時可能導致地球從此杳無人煙、寸草不生,就像六千五百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情況。

美俄聯手合作的源頭可回溯到一九九五年,蘇聯與美國核武設計家見面討論小行星迫近的威脅,並研究要用什麼技術避免開始。接著在二○○○年,加州勞倫斯利佛摩爾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兼核武設計家迪柏恩獲得獎助金,研究該使用何種武器避免小行星威脅,另外多個研究室也在鑽研同樣問題。

一二年,另一名科學家研究引爆小行星的效果,並利用能源部的西賽羅超級電腦模擬了爆炸狀況,其他也有科學家研究偏離小行星路徑的方法。


9.29.2013

2013/09/29個人與網友行動平台、拒統陣線、人權陣線戰友前往馬英九總統官邸抗議;當日文宣主題為「馬英九如希特勒做掉台灣民主」

2013年,太陽花學生運動的前一年,台灣最危險的時代,獨派陣營最挫折、困難的時代。9月29日綠營人士發動到馬英九總統官邸前抗議,個人與支持「網友行動平台」、「拒統陣線」、「人權陣線」戰友前往抗議。我們接受各媒體報導,個人在馬英九總統官邸前接受民視訪問,個人講台灣最大的危險是馬英九把馬英九做掉,個人當日的主要文宣為「馬英九如希特勒做掉台灣民主」。當時個人配合主單位,率先寄明信片給馬英九的畫面登上當日聯合晚報。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下為個人在馬英九總統官邸前接受民視訪問。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下為台灣公民陳立民(陳哲)寄信給馬英九總統,登上聯合晚報,網址: https://udndata.com/ndapp/image/ImPhoto?id=6568343&article_date=2013-09-29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下為個人在馬英九總統官邸前接受民視訪問。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上為自由時報照片,見右下角 logo,網址: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876362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上為自由時報照片,見右下角 logo,網址: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299563

上亦為自由時報刊登照片,新聞標題"政爭》「金靠盃~落跑總統」 929接續嗆馬!",網址: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876362


下三張為香港媒體訪問我們。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下方照片左方為個人,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下方個人在指導抗議陣勢。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013年,太陽花學生運動的前一年,台灣最危險的時代,獨派陣營最挫折、困難的時代。9月29日綠營人士發動到馬英九總統官邸前抗議,個人與支持「網友行動平台」、「拒統陣線」、「人權陣線」戰友前往抗議。我們接受各媒體報導,個人在馬英九總統官邸前接受民視訪問,個人講台灣最大的危險是馬英九把馬英九做掉,個人當日的主要文宣為「馬英九如希特勒做掉台灣民主」。當時個人配合主單位,率先寄明信片給馬英九的畫面登上當日聯合晚報。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