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2012

《死亡與死亡意識》一文

《死亡與死亡意識》一文

2002.05.28 版主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在中國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死亡與死亡意識》的文章,該文敘述版主創作的「日常死亡意識」概念,此概念基本上是由理性、感性及自我去解釋,版主也在大學「死亡學」課程中如此解釋。

去年此文獲得「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蒐錄,見於網址 http://www.atpc.tw/main2.asp 與 http://www.atpc.tw/viewtopica.asp?id=125.

此外,在十年後的今天版主還見到下列幾個蒐錄該文的網址:

http://bbs3.nsysu.edu.tw/txtVersion/treasure/music92/M.943581558.A/M.1027043419.E.html, http://www.wretch.cc/blog/porky0501/15043493, http://www.spirits.url.tw/b06-3.htm.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23 Apr 2012
20120423

4.20.2012

【中國傳統社會從不是溫柔敦厚 台灣人的溫和善良是日本人的教化】

【中國傳統社會從不是溫柔敦厚 台灣人的溫和善良是日本人的教化】

中國與華人世界盛行一個說法,即中國大陸因為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以致人性品德差、人際關係與社會惡質化;最能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的其實是未遭文革浩劫的台灣社會。這說法是錯誤的。

台灣人的溫和善良不是受中華文化薰陶的,而是日本時代五十年日本文化教化的結果。到日本去看看就知道。1945 年與 1949 年來台灣的外省人品德素質比台灣人低落很多,這是本地台灣人的基本知識。外省人是逐漸受到台灣社會薰陶而變的溫馴些。

中華文化有溫柔敦厚的內涵,但缺乏有效實踐的方法,所以,在現實上從未實現過。國民黨統治中國大陸時代的社會,與逃到台灣之國民黨與外省人的品質,這些其實與清末社會的世態炎涼並無多少改變。

陳哲 CLM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20 Apr 2012

4.10.2012

【Arnold Bennett 感受到理性 感性與自我三者間關係】

【Arnold Bennett 感受到理性 感性與自我三者間關係】

一般把理性與感性對比;當略為深入研究理性與感性之關係時,在二者之外可能還需要加上自我,探討三者之間的關係。英國小說家 Arnold Bennett,其名有譯為阿諾‧班奈特,生於 1867 年,逝於 1931 年。他的下面三句話有些名氣:

“There can be no knowledge without emotion. We may be aware of a truth, yet until we have felt its force, it is not ours. To the cognition of the brain must be added the experience of the soul.”

⋯⋯ Arnold Bennett, Bristish novelist, playwright, critic, and essayist, 1867-1931

這三句中的第一句就很奇怪,因為可能他看到了一些一般人沒有看到的東西。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0 Apr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