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 - 基督教反對善有善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 - 基督教反對善有善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017

《基督教一槍斃命:基督教反對「善有善報」》

《一槍斃命的問題:基督宗教主張「善有善報」嗎?》
《基督教一槍斃命:基督教反對「善有善報」》

基督宗教有些重大缺陷,每個缺陷都足以撼動此教。其中一個足以使基督宗教在道德上完全崩潰的問題就是:「基督宗教主張『善有善報』嗎?」個人認為,答案是否定的。於是一槍斃命。

《聖經》上有十幾處經文說,只有基督宗教教徒才可能上天堂。基督教與天主教教會常宣傳「信耶穌,得永生」,它們應該誠實地根據經文說明,「不信耶穌的好人也不可能得永生」;明白地講就是「善沒有善報」。這些教會也常宣傳「神愛世人」。但神真的愛世人嗎?愛世人,為什麼不讓好人上天堂?基本上神只愛信徒,也就是只愛奉承諂媚者、馬屁精;基本上神並不愛有道德的人。基督宗教教徒自己也該面對這些經文隱含之「信耶穌者昌,逆耶穌者亡」或「順我教者昌,逆我教者亡」的終極真相。

總之,只要徹底思考《聖經》只有基督宗教教徒才可能上天堂的經文,就可發現它並不主張「善有善報」的一般道德原理。基督宗教在道德上一槍斃命。不過在此要同時註明,其他宗教的教義也有些同樣嚴重的缺陷。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 Feb 2017
下圖為本文二日時間在某處獲得 6 個讚與 86 次留言討論.
下圖為本文二日時間在某處獲得 6 個讚與 86 次留言討論.






11.02.2016

【歐美研究:各教教徒道德水準較一般俗人為低】

【歐美研究:各教教徒道德水準較一般俗人為低】

基督宗教 (Christianity, 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與猶太教等) 總是對它們的教徒洗腦,說它們信徒的道德水準比一般人要高。但是歐美長期以來的實證調查指出,基督宗教信徒的道德水準實際上比一般俗人還要低。

個人認為基本上是它的道德理論有問題。如所有的宗教在基督宗教裡神是核心,基督宗教徒行善是為了上天堂與光耀神,不是為道德而道德,不是無所為而為。這導致當善與信仰相衝突時,基督宗教徒即放棄道德的目的。在康德的道德哲學裡道德必須是「自律」(autonomy) 的,即道德行為的目的是道德「自」身。反之,基督宗教卻是為永生而道德,在康德這是無法建立道德理論的「他律」(heteronomy)

基於基督宗教的這項本質,教會明教暗示信徒「敬畏神」、「服侍神」、「取悅神」,甚至於「賄賂神」與教會。教徒自以為是「神的寵兒,有做不道德事的本錢」,甚至「只要拍神的馬屁」就可以做壞事,在這種教義下產生的信徒基本上是「雙重人格」或「偽君子」。個人長期近身觀察德國基督宗教徒,認為他們大多是偽君子;或說德國有兩類人,一類是偽君子的基督宗教徒,另一類是比基督宗教徒更有道德的人。

不過不止基督宗教如此,台灣與中國傳統的佛教與道教等也是如此,許多佛道教信徒「燒香拜佛一個不少,就是心不好」,甚至「賄賂神」大行其道。宗教很像共產主義,說得天花亂墜,實際上是說一套做一套。中國人民要了解中共統治下中國的真相,必須翻牆或到外國看中國的資訊,同樣要知道宗教真相,必須離開教會這個洗腦圈,看看批評宗教者的看法。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陳立民(陳哲)

下為一則美國民調研究報導:
 美研究:有信仰的孩子較自私 
 蘋果日報 2015110700:30 

有虔誠信仰的家庭就能教育出更好的孩子嗎?答案可能剛好相反。根據美國一項研究,出身於虔誠信仰家庭的孩子比無神論家庭教育出的孩子更自私

美國芝加哥大學最近針對 1170 名年紀介於 512 歲兒童進行測試,看看哪些家庭出生的兒童最願意分享。研究人員先給受試兒童 30 張貼紙,並要他們選出其中最喜歡的 10 張。接著研究人員向孩子說明,10 張貼紙屬於他們個人,但學校裡不是每個人都能拿到貼紙,問他們是否願意把貼紙分享給其他不認識的小朋友。

結果發現,不論信仰基督教或伊斯蘭教,出身於有信仰家庭的孩子反而更不願分享貼紙。負責此研究的迪瑟提(Jean Decety)表示,外界過去一直有刻板印象認為有虔誠信仰的家庭,可教出「更好的人」,但研究卻顯示,反而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更能無私愛人並和社會分享利益。迪瑟提說,雖然無法確認原因,但信仰宗教很可能讓人誤以為自己有犯錯的本錢,又被稱為擁有「道德授權」:「道德授權是以一種『好事』來判定另一件事為『壞事』,但很多時候根本沒有先加以了解。」

迪瑟提還說,擁有信仰者認為自己因為信教就是好人,所以有權做一些不好的事:「這是一種有趣的心理缺陷:當我們做些有助增強正面形象的事情時,我們也比較不擔心自己因從事不道德行為所引發的後果,更因此較容易選擇做些不對的事。」、「我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宗教不代表道德保證,而宗教與道德根本是兩件事以世俗價值為主的社會比以宗教價值立國的社會更和平也更健康。」(桂家齊/綜合外電報導)
網址:

此新聞的兩則原始英文報導網址:
http://news.uchicago.edu/article/2015/11/05/religious-upbringing-associated-less-altruism-study-finds http://www.latimes.com/science/la-sci-sn-religion-sharing-kids-20151106-story.html

5.09.2016

宗教團體只關心自己的慈善事業 不關心社會

宗教團體只關心自己的慈善事業,不關心社會。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9 May 2016

10.01.2012

【我情願下地獄,也要保住我的思想自由與道德判斷】

【我情願下地獄,也要保住我的思想自由與道德判斷】

各宗教教義既獨斷又壟斷,我情願下地獄,也要保住我的思想自由與道德判斷。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1 Oct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