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宗教、天人合一、天道、圓融和諧等思想趕出哲學。這些被傳統思想視為高等靈性或神性的,其實是人之原生低等動物性刻意給mind的感覺,或在mind上塑造的印記,因此人縱有充沛的這類感受或實感,也與客觀存在的真實世界無關。
理性哲學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25 Dec 2021陳立民論《中國沒有哲學》與《哲學的第二次革命》★陳立民的《台灣反宗教者聯盟》★《中華文化開不出民主科學資本主義》因為《中國文化尚未歷經理性啟蒙》★Googl「陳立民Chen Lih Ming陳哲」圖片
★邀請 google「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圖片,可見超過300張個人的學術創作圖片等;也邀請在臉書搜尋陳立民的粉絲專頁★blog「主要內容」為右側分類「上半部」;此依括弧樣式分為 {感性思想}、《理性哲學》與【心理學】與<生死 文化>四大主類★個人的5個blogspots分類整理不足,還需以各文內容為主★哲學需要「第二次的革命」以區別人的「理性與感性二運算氣」為起點,開啟「理性哲學」★版主世界級創作舉例:「日常死亡意識 死亡是別人的事since 2002」、「政治學的第一原理since 2012」、「道德的定義 尊重人的主體性 尊重人格尊嚴since 2013」、「真理與知識since 2019」、「文法2.0 English Grammar 2.0 since 2020」、「金字塔英文法 三次元英語語法 2019」★2008-2016「台灣最危險的時代」,版主為台灣民主與人權,以「陳哲」之名組織社運團體帶領激烈的街頭抗爭,是為版主人生的「社運時代」或「哲學實踐」時代★曾就讀於德國海德堡大學與Freiburg大學哲學博士班,曾任教於大學★
12.25.2021
天人合一被傳統思想視為靈性或神性 其實是人之原生低等動物性
11.19.2021
《認識論或知識論之始》
《認識論或知識論之始》
10.20.2021
「中國有沒有哲學?」是中國哲學或中國思想的基本問題;中國「天人合一」思想錯誤
2021/10/20個人在給「聯合百科」的e-mail中的第四點談哲學,個人認為「中國有沒有哲學?」是中國哲學或中國思想的基本問題,再說「中國天人合一思想」的錯誤。此處附e-mail截圖。下重複內容。
四、「中國有沒有哲學?」可能成為中國哲學領域的基本問題
個人自上封函以後,找時間看貴出版社發行過的電子書,此處第四、五、六、七點為相關題目。
看到貴出版社出版《鵝湖月刊》。它1975年成立時的社務委員,除王邦雄和曾昭旭兩位老師外,其他幾位當時都叫得出個人的名字。鵝湖在四十多年間成為台港最大的中國哲學路線,在對岸亦頗具影響力。
首先,《鵝湖月刊》有三篇個人文,包括1977年第卷第五期總號一七三前後兩期的《現象學(上)》與《現象學(下)》,與第一五卷第五期總號一七三「從《存有與時間》到《哲學獻集》」。如有需要個人的著作權允許,也沒問題。
鵝湖學派或當代新儒家走的是牟宗三先生的路線。《鵝湖》當年創刊時個人和他們一樣崇拜「老牟」。牟先生認為中國儒道釋三家思想的核心是「天人合一」,這也是他自己的主要思想。個人到德國留學之初衷也是研究與中國「天人合一」或「天道」思想最接近的海德格形上學。個人到世界海德格哲學研究中心的弗萊堡(Freiburg)大學。如前所述,非常不幸,個人從崇拜海德格轉為懷疑海德格。
個人在否認海德格形上學的同時,也否認了中國的「天人合一」思想。個人大概是台灣在德國留學研究哲學時間最長者,雖未得博士學位,但自認徹底深入歐洲哲學,個人主張「中國沒有哲學」。歐洲自黑格爾到當代法國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持續有人表達「中國沒有哲學」的見解。
貴出版社也出版中國哲學著作,個人認為這領域可能要先處理個基本問題,就是「中國有沒有哲學?」。可能這問題名稱容易帶來瀏覽量。
個人所提這個大問題對哲學本行的人就很棘手,資料蒐集繁瑣,此刻可能就是聽聽。至於個人想法是至今「中國有沒有哲學?」沒有夠水準的著作,也因此對自己在這方面有些信心。
除此之外,在哲學方面個人對於「知識與真理的性質」也有些創作。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