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感性} 感性意識先天的次要內容(如何包括屬己化?與命運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感性} 感性意識先天的次要內容(如何包括屬己化?與命運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11.13.2015

【 人生的感覺 】

 人生的感覺 

故事: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 (Marina Abramovic) 是位現代著名的行為藝術家。上世紀七十年代,瑪莉娜有個男友烏雷 (Ulay),他們曾經一起開著廂型車到處表演。當他們決定結束這段感情時,他們到中國各從長城的一端起走,走到長城中間他們給對方最後一個擁抱,就分開了。

2010 年,馬莉娜在紐約  MOMA (紐約現代美術館,New York Modern Museum of  Art) 發表新作品《藝術家在場》(The Artist is Present)。內容是她本人坐著,人們排隊與他對座,相互凝視一分鐘。無預警地,三十多年後烏雷座在瑪莉娜面前。其效果當然是觸動人心弦的。

陳立民(陳哲):個人認為這是個感性的事件,他們有一個「人生的感覺」。人生的感覺對人的刺激非常強,常讓人落淚,成為許多人人生的主軸。個人認為,感性與自我比較接近,因此當感性被震動時,會有這是我的人生的感覺。雖然個人認為人生的重點未必如此,但感性與人生的感覺是絕對需要努力研究的。音樂的屬性就是感性。

11.26.2006

感性加料 使語言失去本性 測試日期

原日期 2006  +3 加上此日期 及改變標籤, 儲存, 未發佈. 看日期如何變化?

這不是屬己, 而是喪失本性的作用.

感性使一切屬己,使得子女變成緣份關係,使得語言有生命,失去原性。

這也可以說是因為不同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