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2007

★ 弗洛伊德的翻譯問題 ★ unconsciousness翻譯成無意識還是潛意識? ★

★陳立民(陳哲)★

心理學開山祖 Sigmund Freud 的中文譯名並未統一,多譯為「佛洛伊德」或「佛洛依德」。個人對此有二建議「弗洛伊德」「佛洛依德」:一是根據 Freud 的德文發音,譯為「弗洛伊德」或「弗洛依德」較準確;二是 S. Freud 為歷史上著名的反宗教理論家,因此在其譯名中不出現「佛」字較佳。雖然個人認為此更改譯名成功的機會不大。

此外,「弗洛伊德」的 “das Unbewußte”(也可寫為“das Unbewusste”) 概念,即一般英譯  “unconsciousness” 一字,數十年來皆譯為「潛意識」,近年逐漸出現「無意識」的譯法,個人認為譯為「無意識」較佳。這個翻譯個人認為一定要改過來,因為二者差別甚大。

5.08.2007

★感性★人性就是人的動物性★人性就是人的軟體★

「人性」就是人的動物本性★「人性」就是人的軟體★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人性」(human nature) 是一個重要且甚佳的名詞,個人認為它必須與「理性」、「感性」的意義有明顯的區隔,「理性與感性」正是本部落格的名稱。

為作區隔,個人對於「人性」一詞採取狹義的定義,將人性定義為「人的動物性」,就像動物有動物性一樣人也有人性,「人性就是人的動物性」;換句話說,就像電腦有軟硬體一樣人也有軟硬體,可以說「人性就是人的軟體」或「人性就是人性軟體」。(雖然人的組成不只是人的硬體與人的軟體)。


這裡所謂之狹義的定義是排除了「人性」一詞傳統定義中的部份內容,例如「這個人沒有人性!」這句話裡的「人性」是與「動物性」區別的,這個意義在此處狹義的定義中是被排除的。此處採取的定義是狹義的,是將人定義為人的動物性。而且也希望未來在日常語言與學術語言中把「人性」一詞限定在這種狹義的用法上,這可能是語言求精確必然的發展。


自 2002 年起個人即在大學講堂上提出這項定義,印發講義與課堂詳盡講解。


將「人性」概念限定於狹義意義的根本原因是它必須與「理性」及「感性」作區隔,後二者也同樣自 2002 年起在課堂做出,但這整套之間的關係後日才會在此詳述。


「人性是人的動物性」與「人性是人的軟體」此二命題,於 2007/5/8 在此部落格公佈。


關鍵字 :「人性就是人的動物性」「人性就是人的軟體」「人性就是人性軟體」「人性是什麼?」「人性是人的動物性」「人性是人的軟體」「人性是人性軟體」「人性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