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論 見 2007/10 大學理念的第 4 與 5 講 及「大學理念 I」求真部份與學術論
I人永遠是主觀的
II真理符合論
III物自身
S → O
人認識的基本模式為:S → O
在O-Side(客體、對象)有表象(假象)、本體(本性、固定的性質、物自身)的問題
主題的例子
有些以前禁止的東西,現在可以了,譬如同居,讓人不禁要問:到底這件事情的本性是什麼?以後還會再變嗎?
當我們聽到南京東路、水扁路、經國路時,我們各有什麼感覺??
對於有無本體之極端的例子:佛教的「萬物皆空」
佛學說「萬物皆空」,所有的東西都是空的,是說萬物都沒有它自己的、固定不變的、自己的性質或本性,或本身的物自身; 這也是「萬物無自性」的意思。因為萬物都沒有自性,沒有它自己,都是空的,所以說「無自性空」。佛教認為人世間一切都是空的,所以要離開人世,要出家,要出世,遁入佛門,修西方淨土。這是他們自以為是的「看破紅塵」,看清人世與萬物真相。
反之,物理學、化學有「物質不滅定律」、「物質質量不變定律」(嚴格說皆是假說) ,即物質不會毀滅消失、物質的總量不會改變,因此物質不是空的。物理學時時證明自己正確,佛學豈能推翻。
表象與本體問題的關鍵
處理表象與物自身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首先要區分物質物與精神物(或人文社會產物)之物自身之不同。譬如佛教講「物自性空」時,是講「所有的」物都是空的,沒有區分物質與精神物。
物質物的本體(或物自身、固定的本性)
物質的東西有本體,物質物的本體就是它的自然科學成份,或說物理化學生物學成份。
例如水、水蒸氣、冰都有本體,H2O是三者化學成份,是它們的本體。
因此,水遇熱變成水蒸氣,不能如佛教說水消失了,水是空性,水無本體。
若有A→B(A變成B)的情況,我們可以說A消失,A沒有它自己。但 ‘‘水→水蒸氣’’ 不是 ‘‘A→B’’ 形式,因此不能說水散去了,水是空的,而是H2O→H2O,本體不變。因此說物質物有本體。
Mind之本體(或物自身)狀況
精神物或思想文化社會事物皆是mind的東西,其本體的狀況分為下列兩種:
1. mind上的人性性質有其本體,這些也可稱為人生下來就灌了的software。固然軟體的存在依賴於硬體,但它不是空的,ex: 對異性的興趣、情緒的起伏、尊嚴感、A4比例美感等在人性上有根據,所以這些有本性、有自體。在人之mind上所發生之自我的、理性的活動也有本體,ex: 自由的存在、對人性尊嚴的尊重要求、對於情緒與本能驅力(人性軟體)的控制等,這些自我的、理性的現象也是有本體,不能說沒有這個東西。
2. 任何mind的產物思想產物或產生的對象是沒有本體的(或無固定本性)。就像軟體word是有本性,但寫作出來的文件則無本性,ex:聽到中正路、水扁路、經國路我們會有不同感覺,(什麼樣的?) ,講到馬路時沒人想到馬,年節的意義不斷改變等。
但是區分什麼是mind本性、什麼是mind的產物,則是一件困難的工作。
佛教主張之「無自性空」在mind產物上勉強成立,至於「萬物皆空」連物質物和精神物都不作區分,絕對錯誤。
對於物質物與精神物之本性認識的困難
物質(matter)物的本性可能被認識,而且這些理論在相同條件下都經得起複驗,(或說以一定的眼光看都可得到相同的結果),不過這些知識理論未來可能會被推翻。Ex:古人以為地球是平的、牛頓的古典物理學。
精神(mind)事件或事務無法被五官(五種感官)直接經驗到,因此對它們只有模糊的認識,ex:景氣差的原因、某人的心理等。
十八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Kant, 1724-1804)認為,人無法經驗到也無法認識物本性。
以玻璃為喻說明對於物質物與精神物認識之不同
對於物質物與精神物認識之清晰程度不同。
對於物質物的認識是透過五種感官認識的,好似利用透明玻璃看東西,看得清楚;反之,對於mind物的認識好似透過毛玻璃看它們,看不清楚,只能看個大致輪廓。
所以,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都有爭論,但人文社會科學的爭論比自然科學的爭論大,而且常給人漫無邊際、沒有標準的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