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學課程教學大綱
陳立民 (陳哲)老師
原日期 20110421, 測試
「生死教育」課程的重點何在?什麼是最基本的?
一、「日常死亡意識」的危險
即使我們視死亡為人生最重要之事,我們可能還是無法把握它,因為我們總是把它忘掉。
一個很平常的經驗,當與我們親近的人死去時,我們遽然陷入恐慌,發現自身的生命、人生受到威脅。同樣地,當病人未預料到地被醫師告知人生所剩時日不多時,突然感覺人生穩定的地基突然被抽空、整個世界崩潰。由經驗到這事情時一般吃驚的反應,有理由猜測,我們平常活在「死亡的遺忘」中。長久以來對這些事件的反省集中在大徹大悟,甚至看破人生的智慧上。這些恐懼與悔悟經驗是真實的,但這些事件中所蘊含的問題,可能比我們想像得更複雜、更困難。根本上這些解釋認為此遺忘是「個人的」疏忽,但此可能只是次要的原因,因為正常人皆認定死亡是人生重要之事,不願疏忽它。此遺忘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歷史文化」的。個人認為解釋此遺忘現象有三重點:
1. 德國人說:「死亡是別人的事」個人認為我們「日常死亡意識」的內容是:人人都知人必有一死,但不相信這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此思想狀態甚至更為複雜,即我們以一種不為我們所知的方式相信:與我們有親密關係的家人、朋友等亦不會死。
2. 為解釋這現象,需要了解心理意識的複雜結構,此係哲學與心理學的範疇,其中一重要概念為「直接知覺」。
3. 造成遺忘另一原因為一覺察不到的社會現象,個人稱之為一個「由歷史文化產生之看不見的機制」(invisible mechanism of culture)。
扥爾斯泰在其名著「伊凡伊列區的死」中,透過主角之口說,最單純平凡的生活是最恐怖可怕的。死亡研究者樂於引用此句,並各述所悟,個人認為其所謂之生活的核心即為此「日常死亡意識」,上述三點可作為此現象之解析。
美國死亡學者Elizabeth Kubler-Ross的末期患者精神狀態五階段模型,其第一階段「否認及孤離」(病人「不可能是我!一定是弄錯了!」之反應),與第二階段「憤怒」(「為什麼偏偏是我!」),個人認為可再深入研究,追問此反應之基本原因,個人主觀認為其在於我們的社會文化,在於此處的「死亡意識」。
個人製作一fiction:「一小學生數日來獨自一人時常哭泣,一老師問其原委,回答說,數日前在回家的路上,死神問他,方不方便最近死掉?」再由此更深入地講述,個人所了解之「日常死亡意識」。
人類社會可能是一個「安全的、但虛假的社會」,個人擬於課堂中提出「隧道經驗」、「死囚」等比喻,分別虛假的與真實的世界,揭開這個世界的真相。
關注死亡,甚至畏懼死亡可能不是單純之意志的事,我們日常的「死亡意識」引誘我們忘卻死亡,致使絕大多數的人都是糊裡糊塗死去的,甚至橫死、惡死。
二、意識把握實在的困難;人生中的死亡誤會;死亡的誤會
在酒後、在服用迷幻藥品時,我們感覺事物似幻若真,把握不住「實在」。在正常的神智狀態,我們的精神就能分辨真實與虛幻嗎?
有些小說幻想人「能隱形」、「能飛」,出現這些幻想並非理所當然之事?為何出現這些,而非其他之幻想?這或許與人之精神本性有關,可能人分別現實與想像的能力有限,或可能精神把握實在的能力有限。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我們到一個陌生地方,或在旅行時,就會有恍恍惚惚、活得「不實在」的感覺。感覺生活得腳踏實地,可能是一些社會與文化條件製造的感覺,可能並非理所當然之事。
再如我們舊地重遊、老友重逢,我們感到「人生如夢」、「恍如隔世」。為什麼會出現「似幻若真」、「人生如夢」、「恍如隔世」等的形容法?是否精神區分某些範疇的能力薄弱?
精神現象本身之模糊性、意識區分實在與虛幻之脆弱性等因素,可能導致我們日常暗中「把某些現象與死亡混淆」,甚至「生與死的界線變得模糊」。(此尚非宗教思想內容,而係意識之本性、精神之特質。)
自我沉浮於意識流中,受其影響;當自我虛弱、且當這些意識流又具有特定的內容時,自我在意識流的驚濤駭浪中,容易喪失方向。在對自殺的研究中,部分試圖自殺者在自殺時陷入一種恍惚的、分裂矛盾的精神狀態,若將此解釋為感性或情緒化因素可能不足,因為許多人自殺時的心理同時還具有特定的「內容」:懷疑自己不可能有資格做這種驚天動地的、結束生命的行動,懷疑當時處境的真實性,誤認死亡為某些其他現象而受到「死亡的誘惑」,甚至有時其自殺動作的部分動機是澄清處境真假的企圖等。
從對mind, body, perception, reality等的研究中,我們可能可獲得對這些現象系統性的認識。從現代精神醫學的研究也可獲得更多相關心理性質或弱點之知識。
人心結構先天把握人生能力虛弱,後天又不自覺地將死亡與其他概念混淆,把握死亡的條件非常脆弱。
三、內在了解自身死亡的困難;死亡運算當機
即使我們能區別真實與虛幻,即使我們的想像力能不被誤導,但想像力自身是否有界限?我們能幻想天堂、來世,但我們能想像「自己的死亡」嗎?
失去知覺者的狀況可幫助了解:即使有失去知覺經驗的人也未能「內在地」經驗自己失去知覺的狀況,只能透過觀察他人休克的現象獲得一些數據、知識,「外在地」了解休克。「意識不可能擁有失去意識的經驗」。
同樣我們也無法內在地試驗、想像死亡;死亡所波及範圍之廣、變項之多,可能不是人精神這部電腦所能運算的、想像的;「意識可能亦無法想像沒有意識存在的狀況」、無法想像死亡,個人稱此為「死亡當機」。相較之下,來世、天堂地獄等思想可能是變項較少的產物。 「否定運算法」及其他。
我們對於死亡只有「外在的知識」,又無法想像它,那我們對於死亡能有多大的了解與把握呢?死亡對我們又能有多少「實在性」呢?死亡對於我們是否只是「傳說中的神話」?
法人拉‧弗其孚考(La Rochefoucauld)說:「我們無法直視死亡與太陽。」我們能夠把握自身將毀滅的事實嗎?這是需要考慮的。
適當地準備自己的死亡是否因此根本上不可能?我們在對死亡做任何決定時,如自殺、器官移植等,把握得住死亡這個基準點嗎?
Death Education或Thanatology課程的重點何在?什麼是最基本的?主觀認為此處一至三點是最基本的、最起碼的。我們需要知道:”What’s the name of the game?” 我們不可誤認,死亡作為研究對象是如靜物般立於我們之前任我們觀察研究的;我們需要對意識有所認識,意識並不隸屬於意志,我們並不能掌握自己的意識,它總是在死亡事件上蒙騙我們;但即使我們能完全掌握自己的意識,我們的意識能掌握死亡嗎?此三點個人稱之廣義的「死亡意識」,因認為此概念甚為基本,故此課程名稱亦可為「死亡與死亡意識」。
四、人為何會死?人生有無意義?
人難免一死、生命有終結,也就是mortality的問題,這是每個學生的問題,也是亙古的哲學問題。此問題宜由「人之起源」的問題切入,可區分兩種主張,一是宗教式的與儒道式的理論,以為人是從上面(神或天道)來的,另一是達爾文以來自然科學的看法,以為人是從下面(身體)產生的。此二解釋理論皆以「人之精神」為起點、為前提,卻得出相反結論,這裡的問題出在論證過程。各宗教堅持的核心是歷史證據,而生理支持心理之證據則隨處可取;較困難處理的是一些不可懷疑 “insights”,如天人感應,人神接觸體驗、儒道宇宙圓融等,將對此試作檢視。
「人為何非死不可?」,問題也需如此尖銳地提出;「死亡是一個秘密」此說法是否適當?
「人生有無意義?」的信念是影響我們獨立地思考人之必死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地球上的人類有無消失之可能?如此事發生,不但個人的人生將無意義,甚至整個人類在宇宙的出現亦將全無意義。此想法可能是科幻,還是科學?我們具有區別科學與科幻的能力嗎?根本上是在宇宙間出現了一些生物,它們將一如其他「在宇宙自生自滅」,這是人類的原本狀態;人與其他動物不同,其他動物不知會死,頂多怕受到傷害疼痛,人不願死亡。
五、Mind與body之關係
無論如何,最後把我們宰掉的終究是我們自己的身體,死亡基本上是自我關係的事務,非關他人底事,更詳細說是心靈與軀體關係。為此需多了解mind與 body之間關係。
此處有一思想障礙,即人本性的傾向是生活於mind的世界中,及把body當作mind、當作自己,忽視身體的生理原理。歷史文化、社會文化更是一面倒的唯心論。解決此問題之關鍵可能是建立「身心二元論」的觀念,破除「身心合一」、「心物一元」為理想的迷思。例如,若無此二元論思想,不會出現西醫,西醫的人體觀則是一個真實的dimension。
人需了解人類社會、精神心理接觸的世界,與自然界、生理界根本上是不同的。此有助於了解死亡。
對於mind & body關係,在哲學與心理學中有philosophy of mind的研究,在醫學中亦有身心醫學之研究。
死亡不是先驗的、先天的,而是後天的;在mind的研究中,死亡在內在的perception中無法呈現,而只是我們外在的知識,難以影響自我。
六、死亡對人生的影響
死亡是人生天然的一個界限,人生因此有一個「基本的處境」。人必須勉強、努力記住它。
人對於「死亡」與對於「人生」的態度固然不易區分,但亦不能劃上等號。死亡可能是人生最大的災難,但未必是人生唯一的決定因素。個人擬在此兩個學分課程的時間裡,將課程重點集中於死亡現象與人對於死亡的態度上;因為決定人生的不只是死亡還有其他如道德、人性等,生與死二者的交集有限,故考慮將此課程名稱定為「死亡學」,而非「生死學」。
在死亡襯托之下,不管活得怎麼樣,人生基本上是一件令人喜悅的事。
在意識到死亡時,人生重要的又是什麼呢?追求名、利、權、色、氣是人生嗎?人生的基本定向是與他人相比較一直往「更高處」爬嗎?觀察處於人生最後dying階段者的需求,其中重要的一項是與自己最親密人的關係,如家人、密友,個人稱此為「內在生活」。個人認為人是被關在body內根本上與外界隔離的mind。
人生重要的另一件事是「人生的意義」。人出現於這個世界這件事實可能是一件無意義的事,但人性使人是追求意義的動物,死亡使此更緊迫,因此人生必須為自己創造意義,而這可能是主觀的。
七、死亡與人際關係
死亡基本上是自我關係的事,與人際關係並無直接關係。
但清楚的死亡意識、清楚的自我關係,影響人際關係至為深遠。古希臘人對人最早的定義是「會死者」。在人際關係中,如我們對他人的「第一聯想」為「將死之人」,而非理性動物、競爭者、客戶、陌生人等之時,人際之間會多一份憐憫關係,也比較容易建立一個相互扶持的社會。
死亡對於道德學又有多大的衝擊呢?
如何增進社會在面對死亡問題上的成熟度?有無設定客觀指標之可能?
教材:自編講義
參考書:
扥爾斯泰著, 伊凡.伊列區之死, 水牛與志文二譯本
Elisabeth Kübler-Ross: On Death and Dying, NY: Collier Books, 1993佛洛依德論死亡與戰爭的著作
Thomas Nagel: What does it all me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台北雙葉書廊, 民國七十一年
中文翻譯著作可看關於臨終病患經驗者
網頁www. lsds.com/death介紹美國關於死亡的最佳網站
上課方式:
以上是死亡學課程的七項重點,個人喜歡開放學生發問討論,如此,課程範圍必不止於上述主題,必數倍擴大,乃至無所不及。讓學生參與的目的在使每個學生從自己思想的位置切入、以個別適當有效的方式思考死亡問題,希望於課程結束時,達到學生持續關心此問題的興趣,及較有系統的思考方式。
考核方式:
基本上照學校一般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