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2011

【道德是什麼?道德的定義 The Definition Of Morality】

道德是什麼?道德的定義 The Definition Of Morality

人類建立社會的目的在建立道德社會。康德是偉大的道德哲學家但他並沒有給道德下定義。道德是什麼?道德如何定義?個人研究道德的定義,但道德是什麼?個人認為,道德是尊重人的主體性;深度略次於此的道德定義:道德是尊重人格尊嚴,或尊重人性尊嚴。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
7 Oct 2011

8.07.2011

為何夢很快被忘記?

為何夢很快被忘記? 主因是只有短暫記憶參與做夢。

下文和我在上課時講的幾乎完全一樣。

Zeit Traueme interview Traumforschung Frau Ursula Voss am 4 Aug 2011

ZEIT: Können Sie selbst sich häufig an Ihre Träume erinnern?


Voss: Jeden Morgen.

ZEIT: Tatsächlich? Wie schaffen Sie das?

Voss: Es gibt da einen Trick: Beim Erwachen sind Träume ausschließlich im Arbeitsgedächtnis memoriert, einem Speicher mit geringer Kapazität, dessen Inhalte sehr schnell überschrieben werden. Daher sollte man sich morgens gegen neue Sinneseindrücke abschirmen, also die Augen vorerst geschlossen halten und sich nicht bewegen. Dann kann man versuchen, was man gerade geträumt hat, noch einmal Revue passieren zu lassen – den Traum zu fangen. Sonst ist er weg.


人的負面情緒比較多

ZEIT: Werden viele Menschen von Albträumen gequält?

Voss: Negative Emotionen treten häufiger auf als positive. Das ist eine biologisch determinierte Tatsache, sei es nun im Traum oder im Wachzustand. Die Amygdala – eine Hirnstruktur, die eine wichtige Rolle bei der Entstehung von Emotionen spielt – wird, wenn wir Freude empfinden, meist weniger stark aktiviert als bei Angst, Wut oder Ärger. Negative Gefühle sind also nicht nur häufiger, sondern auch intensiver. Gemein, nicht wahr?

7.31.2011

★ Googling 日常死亡意識 ★

★ Googling 日常死亡意識 ★

死亡是人生最痛苦的事。在沒有特別注意此問題的時候,我們對於死亡的想法是什麼呢?真相是駭人聽聞的。請 Googling「日常死亡意識」概念。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7.30.2011

★「理性」是什麼?或這個概念應如何定義?★ 測試日期

★「理性」是什麼?或這個概念應如何定義?★

原日期 20110730, 應是自動. 20161118 改標籤
動物有動物性,版主所說的動物性就像在動物身體上加一個軟體一樣。版主認為人也有動物性,或說人生下來是也是裝備有軟體的。人的動物性或人性軟體主要見於人之反射性的 (responsive) 與情緒性 (emotional) 行為,這些是當代心理學研究的領域。但是,人除了具備這種自然性的、動物性的軟體制式反應外,人還有能反省這種軟體活動、抑制這種軟體的活動、甚至超越人性軟體的創造性活動,這些活動就是理性的活動。消極地看理性使人脫離了 (free from) 電腦軟體的軌道,積極地看理性能做自主的創造。

中國沒有哲學

中國沒有哲學

中國只有思想,沒有哲學。中國思想既追求不到真,又追求不到善,所以,中國思想尚未達到歐美哲學要求的標準。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30 Jul 2011

★世界定義論壇★定義是什麼?★

定義是什麼?定義有何重要性?

Facebook 新建立一「世界定義論壇」,保證超水準。定義是什麼?定義有什麼重要性?歡迎有 Facebook 帳戶的網友按讚或加入為朋友。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7.18.2011

★道德 或倫理 必須是理性的 ★

孟子的將入於井有效, 但道德不能是感性的.


道德不能依賴感性.


道德學必須立基於理性,  或說倫理學必須是理性的.

這些個人在課堂中已詳細解釋, 此處先講空命題.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






超讚的輓聯 毋甘你離開



台南市議員李文正首創以台語文書寫輓聯「毋甘你離開」,以羅馬字及漢字並陳。(記者蔡文居攝)


毋甘你離開 台語文書寫輓聯 卡親切


台南市議員李文正首創以台語文書寫輓聯,他以羅馬字及漢字並陳的方式委由廠商製作第一批台語文輓聯─「毋甘你離開」,昨天首度亮相,他相信不懂北京話的往生者,在天之靈也會感到安慰。

李文正表示,台語文的書寫並不是問題,只是大家沒有去使用它、了解它,像「毋甘你離開」比起文言文書寫的「音容宛在」的傳統輓聯聽起來更親切、順口。

李文正本身也是台語羅馬字師資班結業,並通過教育部台語師資考試的合格台語教師。李文正說,因電腦製版關係,首批台語文輓聯僅製作「毋甘你離開」紅、白輓聯,未來將陸續推出不同辭彙的輓聯,甚至製作台語文喜幛、春聯,讓台語文的應用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圖文:記者蔡文居)

Source: 2011/7/17 自由時報

7.16.2011

愛情的兩個基本現象

兩性關係


我們確實有愛自己男女朋友的感覺, 但是也有喜歡辣妹帥哥的感覺, 二者如何解釋?

「致命的吸引力」是一個很好的名詞,它顯示性是一個被吸引的過程,被動的,雖然我們在街上主動搜尋異性。異性刺激我們的性趣,wake up 我們的性趣,。

男女的兩大基本現象, : 忌妒使人必須限制, 忌妒是最感性的, 感性到不能. 如何從這中間走出, 不粉身碎骨, 左右為難.

原文在 2008 寫成, 當時並未發表.

★ 定義是什麼? ★ 版主定義 與史丹佛大學哲學百科全書上的「定義」條 之比較★

  ★ 定義是什麼?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論定義史丹佛大學網路哲學百科全書上的「定義」條比較 ★

定義的議題應該是屬於哲學的、哲學之內邏輯學的與語言學的領域。

我們看看哲學的。在網路上搜尋 “definition” 或 “definitions”, 可看到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史丹佛大學網路哲學百科全書的“definitions” 這一條。史丹佛大學在大概是在網路世界中哲學方面最有權威與名氣的百科全書。

首先,它的篇幅達 28 頁。定義本身需要這麼多篇幅來定義或說明,有點奇怪?定義不是要簡短嗎?史丹佛的定義是給哲學專業人士閱讀的,這也有其必要。不過,對於一般非哲學興趣的、不想「深度的」了解此事的、只需要簡短答案的人,或 dictionary 的編輯者想找實際的答案的話,可以考慮版主的定義。

版主陳立民給定義的解說很簡單。「定義是最簡短的理論」。,這裡,定義要簡化的話,可以縮小到只與理論有關。這裡的理論又是什麼意思呢?譬如史丹佛網路哲學百科的相關內容,也涉及許多哲學史上的理論。版主的另一句說法是,「一個優良的定義需要一個優良理論作基礎」或「定義能力是理論能力的最佳表現方式之一」。

再看看下面引述的史丹佛百科該條內容綱要:

• 1. Some varieties of definition

o 1.1 Real and nominal definitions

o 1.2 Dictionary definitions and ostensive definitions

o 1.3 Stipulative definitions

o 1.4 Descriptive definitions

o 1.5 Explicative definitions

o 1.6 A remark

• 2. The logic of definitions

o 2.1 Two criteria

o 2.2 Found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account

o 2.3 Conservativeness and eliminability

o 2.4 Definitions in normal form

o 2.5 Implicit definitions

o 2.6 Vicious-Circle Principle

o 2.7 Circular definitions

定義要分這麼多類說明一件事,就是在哲學上與邏輯學上至今是眾說紛紜,還沒有傑出的說法出現。而且這些分類只是說,如何作定義,或作定義的方法與技術。至少史丹佛所述版主覺得有點不是版主所需。版主覺得有點離題,需要重新回到原來的問題:定義是什麼?

對這個問題版主的答案是「定義是最簡潔的理論」。按照對於理論的了解,而決定如何定義。譬如版主將「道德」定義為「尊重人的主體性」,其此也可定義為「尊重人格尊嚴」或「尊重人性尊嚴」;再如版主將幸福定義為「人性的滿足」。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6.01.2011

人生苦短 來個外遇

Life is short. Have an affair !
劈腿是人性,LT,走不出的人性迷宮,


<愛情研究所>人生苦短 跟外遇何干
文/曾維瑜 2009/3/25 LT
「生命苦短,來樁外遇」,你覺得怎麼樣?
不管你覺得怎麼樣,美國有個網站正在提供這樣的服務:為已婚人士提供婚外情的媒合。而且據報載,這個網站一直相當火紅,去年還雇用了一位自稱「職業情婦」的女性,為網站到英國當代言人。
該網站目前有超過 4 百萬的會員檔案,其中 72% 為男性,28% 為女性,同時備有 3 種付費方式,最妙的是,其中1種還保證一定可以成功發展婚外情,不然全額退費。
已婚,卻想找配偶以外的對象做愛,或是談戀愛,其實,一點都不是稀奇的現象,一點都不是稀奇的慾望,這也不是侷限於一個族群、一個國家或某一種階級的狀態,於是這是為什麼這樣的網站存在商機與市場的原因。
我只是忍不住想,為什麼人生苦短,是來樁外遇?為什麼不是人生苦短,所以果斷地離開不愛自己或是自己不愛的人吧?為什麼不是人生苦短,所以追尋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讓自己快樂吧?
問題不在外遇本身,而在於為什麼人們認為外遇是一個解法,無論是要解決生命的壓力,或是人生的不快樂,為什麼人們會覺得,繼續躲在婚姻裡,卻做著欺瞞的事情,是一個可行之道?
生命苦短,不欺瞞他人,也不欺瞞自己,即使妥協,也妥協得坦然而真誠,有沒有可能,我們以這個為目標來努力?

5.31.2011

日常死亡意識

以為自己不死的「日常死亡意識」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死亡是人最大的恐懼,是人生最大的損失,這事值得進一步研究。

我們再環視一般住家內部,可常觀察到一些事情。多數家庭花許多錢在裝潢上、在設備上,但卻吝於購買逃生設備。這是在舒適享受上花的錢與保護生命花的錢不成比例。還有多數家庭為防盜裝設鐵窗,但設計不佳,在火災時鐵窗常阻斷生死路。人怕被偷勝於怕失去生命,這不合理。

根據這兩件相關的次要觀察,可確定我們的腦袋在死亡問題上確實出了問題。問題在哪?繼續歸咎僥倖心理,或指責不理性,還是這種奇怪現象也有其邏輯上解釋的可能。

前文曾提及有人對自家發生火災的回答是「沒想過!」,一種「此事與我無關」的感覺。可能他認為死亡與他、與他的家人無關,「死亡是別人的事」。同樣,為什麼怕被偷更勝於怕喪失生命?可能是認為被偷是可能發生的事,但被燒死不(太)可能發生。甚至前面「我家不會倒霉被燒,有的人家會倒霉被燒」中的「倒霉」字可能都是多餘的,言者內心真正的想法是「我家的人不會被燒死,別家的人會被燒死」。

被燒死只是死法的一種,是不是在其他死亡方式上我們也這樣認為?例如不參加免費乳癌檢查的婦女,根據調查主要是因為沒有時間與不認為自己會罹患乳癌;年長者大多數不主動花錢做詳細的、必要的健康檢查;許多夜間騎單車者不配備前後燈,卻不覺危險等。是不是「根本上」人類認為「死亡與己無關,死亡是別人的事」。根據前文自家發生火災可能性之主要與次要現象的分析,這種心理是可能存在的。若果真如此,這真是令人震驚的!

2011-03-11

日常死亡意識

不死的日常死亡意識?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這句再普通不過的話細思一下是不合理的。「我家不會那麼倒霉被燒到!」應該隱含著一個未說出的後半句「別人家或有的人家會這麼倒霉被燒到」。這種想法是不合理的。同樣的住家安全條件,怎麼可能自家發生火災的或然率會比較別人家低?我們到底在想什麼?還是我們的的心理發生了什麼事?

前文曾提及有人對自家發生火災的回答是「沒想過!」,一種「此事與我無關」的感覺。可能他認為死亡與他、與他的家人無關,「死亡是別人的事」。同樣,為什麼怕被偷更勝於怕喪失生命?可能是認為被偷是可能發生的事,但被燒死不(太)可能發生。甚至前面「我家不會倒霉被燒,有的人家會倒霉被燒」中的「倒霉」字可能都是多餘的,言者內心真正的想法是「我家的人不會被燒死,別家的人會被燒死」。

不死的死亡意識

不死的日常死亡意識?
陳立民


台中夜店、花蓮學生宿舍暗夜惡火,死亡人數令人怵目驚心,主因之一為大火阻斷逃生路。

也許在我們的「日常死亡意識」中,我們只是表面上承認人人會死,自己也不例外,但暗地裡以為自己及與自己關係親近的(家)人是不會死的。

如果人們日常生活在這種意識中,以為自己不死,可能反而增加了生命的危險;如果我們暗地裡以不死為生活的前提,也可能錯過了人生。

2011-03-10

★ 台灣的缺點都是中國的 ★

台灣的缺點都是中華文化傳統的, 台灣的優點都是從歐美學來的, 與是台灣的日本基因.

5.29.2011

★ 日常死亡意識 ★ (搜尋日常死亡意識)

日常死亡意識: 我們只是表面上知道自己會死; 暗地裡我們以為自己, 及與自己關係親密的人, 例如我們的家人, 是不會死的.

「日常死亡意識」概念是版主的創作. 死亡是別人的事」 這句話是版主從外文句引入台灣. 二者皆發表於 2002/05/28 .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創作被抄襲。其中一件在 2004 9 月個人將自己的《死亡與死亡意識》一文給一位某私立大學女助理教授看,當年 12 月時個人發現,該女助理教授以個人文為大綱請得國科會約二十萬元研究補助,後來這位女還當上了該校通識中心主任。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4.21.2011

★死亡學課程 講義★2002年死亡學課程五頁的課程大綱★測試

June 2002 版


死亡學課程教學大綱

陳立民 (陳哲)老師



原日期 20110421, 測試
「生死教育」課程的重點何在?什麼是最基本的?


一、「日常死亡意識」的危險

即使我們視死亡為人生最重要之事,我們可能還是無法把握它,因為我們總是把它忘掉。

一個很平常的經驗,當與我們親近的人死去時,我們遽然陷入恐慌,發現自身的生命、人生受到威脅。同樣地,當病人未預料到地被醫師告知人生所剩時日不多時,突然感覺人生穩定的地基突然被抽空、整個世界崩潰。由經驗到這事情時一般吃驚的反應,有理由猜測,我們平常活在「死亡的遺忘」中。長久以來對這些事件的反省集中在大徹大悟,甚至看破人生的智慧上。這些恐懼與悔悟經驗是真實的,但這些事件中所蘊含的問題,可能比我們想像得更複雜、更困難。根本上這些解釋認為此遺忘是「個人的」疏忽,但此可能只是次要的原因,因為正常人皆認定死亡是人生重要之事,不願疏忽它。此遺忘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歷史文化」的。個人認為解釋此遺忘現象有三重點:

1. 德國人說:「死亡是別人的事」個人認為我們「日常死亡意識」的內容是:人人都知人必有一死,但不相信這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此思想狀態甚至更為複雜,即我們以一種不為我們所知的方式相信:與我們有親密關係的家人、朋友等亦不會死。

2. 為解釋這現象,需要了解心理意識的複雜結構,此係哲學與心理學的範疇,其中一重要概念為「直接知覺」。

3. 造成遺忘另一原因為一覺察不到的社會現象,個人稱之為一個「由歷史文化產生之看不見的機制」(invisible mechanism of culture)。

扥爾斯泰在其名著「伊凡伊列區的死」中,透過主角之口說,最單純平凡的生活是最恐怖可怕的。死亡研究者樂於引用此句,並各述所悟,個人認為其所謂之生活的核心即為此「日常死亡意識」,上述三點可作為此現象之解析。

美國死亡學者Elizabeth Kubler-Ross的末期患者精神狀態五階段模型,其第一階段「否認及孤離」(病人「不可能是我!一定是弄錯了!」之反應),與第二階段「憤怒」(「為什麼偏偏是我!」),個人認為可再深入研究,追問此反應之基本原因,個人主觀認為其在於我們的社會文化,在於此處的「死亡意識」。

個人製作一fiction:「一小學生數日來獨自一人時常哭泣,一老師問其原委,回答說,數日前在回家的路上,死神問他,方不方便最近死掉?」再由此更深入地講述,個人所了解之「日常死亡意識」。

人類社會可能是一個「安全的、但虛假的社會」,個人擬於課堂中提出「隧道經驗」、「死囚」等比喻,分別虛假的與真實的世界,揭開這個世界的真相。

關注死亡,甚至畏懼死亡可能不是單純之意志的事,我們日常的「死亡意識」引誘我們忘卻死亡,致使絕大多數的人都是糊裡糊塗死去的,甚至橫死、惡死。


二、意識把握實在的困難;人生中的死亡誤會;死亡的誤會

在酒後、在服用迷幻藥品時,我們感覺事物似幻若真,把握不住「實在」。在正常的神智狀態,我們的精神就能分辨真實與虛幻嗎?

有些小說幻想人「能隱形」、「能飛」,出現這些幻想並非理所當然之事?為何出現這些,而非其他之幻想?這或許與人之精神本性有關,可能人分別現實與想像的能力有限,或可能精神把握實在的能力有限。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我們到一個陌生地方,或在旅行時,就會有恍恍惚惚、活得「不實在」的感覺。感覺生活得腳踏實地,可能是一些社會與文化條件製造的感覺,可能並非理所當然之事。

再如我們舊地重遊、老友重逢,我們感到「人生如夢」、「恍如隔世」。為什麼會出現「似幻若真」、「人生如夢」、「恍如隔世」等的形容法?是否精神區分某些範疇的能力薄弱?

精神現象本身之模糊性、意識區分實在與虛幻之脆弱性等因素,可能導致我們日常暗中「把某些現象與死亡混淆」,甚至「生與死的界線變得模糊」。(此尚非宗教思想內容,而係意識之本性、精神之特質。)

自我沉浮於意識流中,受其影響;當自我虛弱、且當這些意識流又具有特定的內容時,自我在意識流的驚濤駭浪中,容易喪失方向。在對自殺的研究中,部分試圖自殺者在自殺時陷入一種恍惚的、分裂矛盾的精神狀態,若將此解釋為感性或情緒化因素可能不足,因為許多人自殺時的心理同時還具有特定的「內容」:懷疑自己不可能有資格做這種驚天動地的、結束生命的行動,懷疑當時處境的真實性,誤認死亡為某些其他現象而受到「死亡的誘惑」,甚至有時其自殺動作的部分動機是澄清處境真假的企圖等。
從對mind, body, perception, reality等的研究中,我們可能可獲得對這些現象系統性的認識。從現代精神醫學的研究也可獲得更多相關心理性質或弱點之知識。

人心結構先天把握人生能力虛弱,後天又不自覺地將死亡與其他概念混淆,把握死亡的條件非常脆弱。



三、內在了解自身死亡的困難;死亡運算當機

即使我們能區別真實與虛幻,即使我們的想像力能不被誤導,但想像力自身是否有界限?我們能幻想天堂、來世,但我們能想像「自己的死亡」嗎?

失去知覺者的狀況可幫助了解:即使有失去知覺經驗的人也未能「內在地」經驗自己失去知覺的狀況,只能透過觀察他人休克的現象獲得一些數據、知識,「外在地」了解休克。「意識不可能擁有失去意識的經驗」。

同樣我們也無法內在地試驗、想像死亡;死亡所波及範圍之廣、變項之多,可能不是人精神這部電腦所能運算的、想像的;「意識可能亦無法想像沒有意識存在的狀況」、無法想像死亡,個人稱此為「死亡當機」。相較之下,來世、天堂地獄等思想可能是變項較少的產物。 「否定運算法」及其他。

我們對於死亡只有「外在的知識」,又無法想像它,那我們對於死亡能有多大的了解與把握呢?死亡對我們又能有多少「實在性」呢?死亡對於我們是否只是「傳說中的神話」?

法人拉‧弗其孚考(La Rochefoucauld)說:「我們無法直視死亡與太陽。」我們能夠把握自身將毀滅的事實嗎?這是需要考慮的。

適當地準備自己的死亡是否因此根本上不可能?我們在對死亡做任何決定時,如自殺、器官移植等,把握得住死亡這個基準點嗎?

Death Education或Thanatology課程的重點何在?什麼是最基本的?主觀認為此處一至三點是最基本的、最起碼的。我們需要知道:”What’s the name of the game?” 我們不可誤認,死亡作為研究對象是如靜物般立於我們之前任我們觀察研究的;我們需要對意識有所認識,意識並不隸屬於意志,我們並不能掌握自己的意識,它總是在死亡事件上蒙騙我們;但即使我們能完全掌握自己的意識,我們的意識能掌握死亡嗎?此三點個人稱之廣義的「死亡意識」,因認為此概念甚為基本,故此課程名稱亦可為「死亡與死亡意識」。



四、人為何會死?人生有無意義?

人難免一死、生命有終結,也就是mortality的問題,這是每個學生的問題,也是亙古的哲學問題。此問題宜由「人之起源」的問題切入,可區分兩種主張,一是宗教式的與儒道式的理論,以為人是從上面(神或天道)來的,另一是達爾文以來自然科學的看法,以為人是從下面(身體)產生的。此二解釋理論皆以「人之精神」為起點、為前提,卻得出相反結論,這裡的問題出在論證過程。各宗教堅持的核心是歷史證據,而生理支持心理之證據則隨處可取;較困難處理的是一些不可懷疑 “insights”,如天人感應,人神接觸體驗、儒道宇宙圓融等,將對此試作檢視。

「人為何非死不可?」,問題也需如此尖銳地提出;「死亡是一個秘密」此說法是否適當?

「人生有無意義?」的信念是影響我們獨立地思考人之必死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地球上的人類有無消失之可能?如此事發生,不但個人的人生將無意義,甚至整個人類在宇宙的出現亦將全無意義。此想法可能是科幻,還是科學?我們具有區別科學與科幻的能力嗎?根本上是在宇宙間出現了一些生物,它們將一如其他「在宇宙自生自滅」,這是人類的原本狀態;人與其他動物不同,其他動物不知會死,頂多怕受到傷害疼痛,人不願死亡。


五、Mind與body之關係

無論如何,最後把我們宰掉的終究是我們自己的身體,死亡基本上是自我關係的事務,非關他人底事,更詳細說是心靈與軀體關係。為此需多了解mind與 body之間關係。

此處有一思想障礙,即人本性的傾向是生活於mind的世界中,及把body當作mind、當作自己,忽視身體的生理原理。歷史文化、社會文化更是一面倒的唯心論。解決此問題之關鍵可能是建立「身心二元論」的觀念,破除「身心合一」、「心物一元」為理想的迷思。例如,若無此二元論思想,不會出現西醫,西醫的人體觀則是一個真實的dimension。

人需了解人類社會、精神心理接觸的世界,與自然界、生理界根本上是不同的。此有助於了解死亡。
對於mind & body關係,在哲學與心理學中有philosophy of mind的研究,在醫學中亦有身心醫學之研究。

死亡不是先驗的、先天的,而是後天的;在mind的研究中,死亡在內在的perception中無法呈現,而只是我們外在的知識,難以影響自我。



六、死亡對人生的影響

死亡是人生天然的一個界限,人生因此有一個「基本的處境」。人必須勉強、努力記住它。

人對於「死亡」與對於「人生」的態度固然不易區分,但亦不能劃上等號。死亡可能是人生最大的災難,但未必是人生唯一的決定因素。個人擬在此兩個學分課程的時間裡,將課程重點集中於死亡現象與人對於死亡的態度上;因為決定人生的不只是死亡還有其他如道德、人性等,生與死二者的交集有限,故考慮將此課程名稱定為「死亡學」,而非「生死學」。

在死亡襯托之下,不管活得怎麼樣,人生基本上是一件令人喜悅的事。

在意識到死亡時,人生重要的又是什麼呢?追求名、利、權、色、氣是人生嗎?人生的基本定向是與他人相比較一直往「更高處」爬嗎?觀察處於人生最後dying階段者的需求,其中重要的一項是與自己最親密人的關係,如家人、密友,個人稱此為「內在生活」。個人認為人是被關在body內根本上與外界隔離的mind。

人生重要的另一件事是「人生的意義」。人出現於這個世界這件事實可能是一件無意義的事,但人性使人是追求意義的動物,死亡使此更緊迫,因此人生必須為自己創造意義,而這可能是主觀的。



七、死亡與人際關係

死亡基本上是自我關係的事,與人際關係並無直接關係。

但清楚的死亡意識、清楚的自我關係,影響人際關係至為深遠。古希臘人對人最早的定義是「會死者」。在人際關係中,如我們對他人的「第一聯想」為「將死之人」,而非理性動物、競爭者、客戶、陌生人等之時,人際之間會多一份憐憫關係,也比較容易建立一個相互扶持的社會。

死亡對於道德學又有多大的衝擊呢?

如何增進社會在面對死亡問題上的成熟度?有無設定客觀指標之可能?


教材:自編講義



參考書:

扥爾斯泰著, 伊凡.伊列區之死, 水牛與志文二譯本

Elisabeth Kübler-Ross: On Death and Dying, NY: Collier Books, 1993佛洛依德論死亡與戰爭的著作

Thomas Nagel: What does it all me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台北雙葉書廊, 民國七十一年

中文翻譯著作可看關於臨終病患經驗者
網頁www. lsds.com/death介紹美國關於死亡的最佳網站



上課方式:
以上是死亡學課程的七項重點,個人喜歡開放學生發問討論,如此,課程範圍必不止於上述主題,必數倍擴大,乃至無所不及。讓學生參與的目的在使每個學生從自己思想的位置切入、以個別適當有效的方式思考死亡問題,希望於課程結束時,達到學生持續關心此問題的興趣,及較有系統的思考方式。


考核方式:
基本上照學校一般考核方式。

4.16.2011

★學術論課程講義★學術理論★941學期期中考應用日文系試題★

學術論課程講義

 941 學期期中考應用日文系試題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老師


1.a. 我們覺察到人與動物不同,心理學有以一實驗證明,即將一動物如貓狗帶至鏡子前,可察覺其反應與人之反應有所不同。試說明此實驗及所發現之人獸差異。(10%)

b. 下左圖代表動物與機器人之行為,下右圖代表人mind之活動,試說明此二圖所代表之意義。(23%) 作答時,請將此二圖複製到答案紙上。

(Suggestions: 自我、本能、反省、二者合為)



2. 每一門science(科學、學術、學問)的出現在於相關現象中「關鍵機制」之發現。

a. 試問你認為政治學的「關鍵問題」或「政治學的起點」為何?試詳細說明。(12%)

b.請列舉三項你認為解決這些政治關鍵問題的「關鍵機制」。(3%)

c.社會科學研究與處理各種社會衝突(conflict),試舉學問為例說明。(5%) 有些社會或社團號稱其內部沒有衝突,其事實真相為何?(7%) 成功的社會科學又是如何處理衝突的?(6%)

(Suggestions: 追逐權力者、擴大、政黨政治、安樂死)



3.雖然自有人類以來即有經濟活動,但直到兩百多年前經濟活動的關鍵機制才被發現,即使馬克思也承認,自資本主義(經濟學)被發明以來,人類財富增加數百倍。試問:

a.經濟學之父是誰?(2%)

b.試繪圖並以文字說明其所發現之經濟活動「關鍵機轉」。(18%)

c.試將其理論與他人(ex:馬克思或孫中山)之理論對比,以增加對此理論了解的深度。(13%)

(Suggestions: 價格、demand & supply圖、看不見的手、生產力)



4.a.我們使用語言時常發生誤解,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為何?(8%)

b.試就語言本身,舉出兩項避免語言溝通錯誤的技術。(13%)
c.語言是否有固定本性(或固定意義)?試舉例說明你的看法。(可以形容詞與名詞為)(12%)

(Suggestions: 傳遞工具、bigger、南京東路、自然科學)

4.15.2011

★學術論課程考題★961 學期期中考資管 1B 班試題★

 學術論課程考題

96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題 資訊管理 1B 班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老師

1. 欲了解全人教育或人性完整發展,必先了解人是什麼或人類的核心內容。

a.在心理學有些與此相關的實驗,其中一項實驗是將動物如貓狗帶至鏡子前,觀察其對於鏡中貓或狗的反應;另一項實驗是將一歲左右嬰兒鼻頭上塗上奶油,並將之置於鏡前,觀察此嬰兒對於鏡中嬰兒之反應。現在,請描述其中一項或全部兩項實驗,再敘述動物與嬰兒之反應,與成人照鏡時對於鏡中人物之反應,這些反應之間的根本差異,最後請敘述此二實驗對於了解人類本質之意義。(14%)

b.一般人都可正確無誤地使用「自我」一詞,然而問到自我是什麼時卻不知如何作答。課堂上曾以下左圖作為了解動物與機器人之輔助圖,並以下右圖作為了解人之活動的輔助圖。請將此二圖複製到答案紙上,再說明此二圖所要描述的事實,最後請以文字對人之自我下一定義。(17%)

c.電腦壞了,無用了,我們把它丟棄。但是,人死了,無用了,即使是任何沒有親屬朋友的人,我們還花一筆錢處理屍體,並小心保藏骨灰等。為什麼我們對死去人處理的方式特別?(2%)

(Hints: 另一隻狗或貓或嬰兒、自我、本能、二者合而為)




3. 我們常經驗到對同一件事物的看法隨時代而改變,例如同居、離婚,有時不禁要問:這些東西的本性或本體是什麼?甚至思考萬物有沒有固定不變的體性或物自身(thing-in-itself)?

a.佛教認為「萬物皆空」,例如他們說水遇熱變成水蒸氣,水消失,所以,水無固定不變的本體,水是「空」的。但是,萬物真的沒有它本身嗎?請以水加熱蒸發為例,討論物(更準確地說:物質物)的本體狀況。(15%)

b.一般而言,物質物的本體是什麼?(3%)

c.一位世界著名化妝品公司的主管曾說:「我們在工廠中製造的是化妝品,在市場上賣的是夢想(或形象)。」從物自身的角度我們可如何深入地探討他這句話?(作答此題的一個好切入點是,我們時而可聽到的報導,說某高價貨品經檢驗並不比低價貨品好。)(15%)

(Hints: A→B?、物理化學、分物質與精神兩面相討論、形象的物自身)

第2、4題兩班相同

4.07.2011

★學術論課程講義 2007年第1週★學術理論★

20 Sep 2007


學術論(學術理論)課程進度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老師


第 一 週 9/20
學術論概說;全人發展與通識教育概論


第 二 週 9/27
馬斯洛的全人理論與批評-人性需求理論;
自我是什麼?;人性與理性


第 三 週 10/4
求真之一:人永遠是主觀的;「人是誤會的動物」;subject-side


第 四 週 10/11
求真之二:物分為物質物與精神物,二者本體或本質不同;object-side


第 五 週 10/18
求真之三:偉大的定律、定理、理論是怎麼來的?;truth 是什麼?


第 六 週 10/25
☆參觀校圖書館 上課前請於圖書館門前集合


第 七 週 11/1
求真之四:人性的 truth;a science 建立所需之關鍵機制 (key mechanism)

第 八 週 11/8
期中考前 re-view


第 九 週 11/15
期中考,筆試


第 十 週 11/22
自我、自由、人性與道德概念


第十一週 11/29
求善之一:道德的定義是什麼?


第十二週 12/6
求善之二:Kant論自律道德與他律道德;
「善有善報」與「無所為而為」


第十三週 12/13
求善之三:道德是普遍的、義務的、理性的


第十四週 12/20
求善之四:社會道德的最低要求


第十五週 12/27
學術論之一:人文社會科學之基礎:道德與各領域的關鍵機制


第十六週 1/3
學術論之二: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之比較


第十七週 1/10
期末考前 re-view


第十八週 1/17
期末考,筆試;考試內容限於期中考後上課主題

本文 2011/4/8 被 google 到.

4.06.2011

★人生哲學課程 講義★962學期期中考試題應日1B班★

96 學年度 第二期中考試題應日 1B 班
陳立民 (陳哲) 老師


2011/4/7 已被 google 到

1. 理性與感性是常聽到的概念,但對於二者結構的說明則付闕如。

a. 英國小說家 Arnold Bennett(1873-1931) 曾說過幾句話,這些有助於了解「感性-理性-自我」的結構。請將下同心圖放大畫在答案紙上,並將他下面這三句話的部份字放入圖中:


A: There can be no knowledge for us without emotion.

B: We may be aware of a truth, yet until we have felt its force, it is not ours.

C: To the cognition of the brain must be added the experience of the soul. (21%)


b. 請解釋感性、理性與自我間之關係。(此三句的中文翻譯提供了部份答案) (12%)

(hints: 圖外先將ABC定位、距離自我遠近)



2. 台灣許多高樓住戶其前門為唯一出入口。萬一半夜沉睡時發生大火,且火從前門燒過來,無法經此門逃生時,這些住戶常有葬身火窟之可能。如詢問這些家庭發生火災將如何逃生,得到的答覆常是:「不會那麼倒霉吧!」、「不太可能吧!」、「不會這麼衰吧!」等。

a. 課程講義曾以「不會那麼倒楣吧!」句為例,對這句話作多層次的推論分析,類似下圖

不會那麼倒霉吧!



……


a. 試此推論圖形模仿畫於答案卷上,作出幾個階段的推論,並解說。(24%)

b.何謂「日常死亡意識」?(9%)

(hints:推論過程四或五或六次都可以、語義分析、比較與倒楣是障眼法、跳躍推論)


請翻面


應日 1B

3. 我們對於死亡有兩種感覺,一種是平時不憂慮死亡的感覺,另一種是當我們親近的人死去時,我們對死亡赤裸裸的恐懼。我們不能讓兩種感覺之間的矛盾繼續存在。

a. 你認為以上哪一種感覺是我們對於死亡,特別是對於自己的死亡,應該有的感覺?(5%)

b. 我們平時並不畏懼死亡,說到自己會死時毫無感覺。試問,平時這種安全的感覺是怎麼產生的?(建議以 S. Freud 理論的it、無意識、潛抑作用來解釋)。(20%)

c. Mind 之內的無意識與意識兩個領域,哪一個領域的影響力比較大?或是 mind 真正的統帥?何故?(8%)

(hints: 地下室內的 it、「我會死」的樹葉、小鬼清道夫、樹根或地下室的例子)


4. 政治是最大的社會力,也是人生的大環境,影響人生至鉅。

a. 人生的意義是人生的重要目標。試問政治與人生的意義有何關係?(6%)

b. 人身安全與物質生活是人生最基本的東西。政治與這些基本的東西又有何關係?(10%)

c. 我們對於世界有兩種感覺,一種是在生活上一般直接接觸到之社會平和的、平常的社會,另一種是從大眾傳播媒體獲得之政治惡鬥的、殘忍的社會。這兩種感覺需要統一。試問:哪一種感覺是真實的世界?(2%) 為什麼?(15%)

(hints:善與真、人民察覺得到的範圍、欺門踏戶)

1. 台灣許多高樓住戶其前門為唯一出入口。萬一半夜沉睡時發生大火,且火從前門燒過來,無法經此門逃生時,這些住戶常有葬身火窟之可能。如詢問這些家庭發生火災將如何逃生,得到的答覆常是:「不會那麼倒霉吧!」、「不太可能吧!」、「不會這麼衰吧!」等。

a. 課程講義曾以「不會那麼倒楣吧!」句為例,對這句話作多層次的推論分析,類似下圖

不會那麼倒霉吧!



……


a. 試此推論圖形模仿畫於答案卷上,作出幾個階段的推論,並解說。(24%)

b. 何謂「日常死亡意識」?(9%)

(hints: 推論過程四或五或六次都可以、語義分析、比較與倒楣是障眼法、跳躍推論)


2. 自我 (ego) 是人生課程的重要內容。心理學家 S. Freud 曾將其人格結構理論以下圖表示

課程中曾將左圖中的 “repressed” 譯為「被潜抑的」或「潛抑作用」, 將 “unconscious” 譯為「無意識」,以及將 “ID” 改為 “it”.

(一般將 “ID” 譯為「自我」或「原我」)

請翻面


應日 1B

2.

a. 試問弗洛伊德所說的「無意識冰山」是什麼意思?(5%)

b. It是什麼?It的原則或原理是什麼?(9%)

c. 潛抑作用是什麼意思?潛抑與一般所說的壓抑有何不同? (9%)

d. It 與 body 之間的關係為何?(10%)

(hints: 大部份在水面下、快樂恐懼、演化論觀點)


3. 我們對於死亡有兩種感覺,一種是平時不憂慮死亡的感覺,另一種是當我們親近的人死去時,我們對死亡赤裸裸的恐懼。我們不能讓兩種感覺之間的矛盾繼續存在。

a. 你認為以上哪一種感覺是我們對於死亡,特別是對於自己的死亡,應該有的感覺?(5%)

b. 我們平時並不畏懼死亡,說到自己會死時毫無感覺。試問,平時這種安全的感覺是怎麼產生的?(建議以 S. Freud 理論的it、無意識、潛抑作用來解釋)。(20%)

c. Mind 之內的無意識與意識兩個領域,哪一個領域的影響力比較大?或是 mind 真正的統帥?何故?(8%)

(hints: 地下室內的 it、「我會死」的樹葉、小鬼清道夫、樹根或地下室的例子)


4. 政治是最大的社會力,也是人生的大環境,影響人生至鉅。

a. 人生的意義是人生的重要目標。試問政治與人生的意義有何關係?(6%)

b. 人身安全與物質生活是人生最基本的東西。政治與這些基本的東西又有何關係?(10%)

c. 我們對於世界有兩種感覺,一種是在生活上一般直接接觸到之社會平和的、平常的社會,另一種是從大眾傳播媒體獲得之政治惡鬥的、殘忍的社會。這兩種感覺需要統一。試問:哪一種感覺是真實的世界?(2%) 為什麼?(15%)

(hints: 善與真、人民察覺得到的範圍、欺門踏戶)

4.01.2011

★道德學必須是理性的★道德超過道德情感超越良心★

★ 道德理論必須是理性的

道德理論必須是理性的。


建立道德學或倫理學不能談道德情感。雖然有道德情感這個東西,雖然即使康德也有類似說法。在康德道德學中此必須小心區別,在一般性建構中這甚至可以排除。所以,簡單地說道德學不能談道德情感。


★ "Ethics" 譯為「道德學」較適當 ★


「倫理」一詞在一般使用中是以五倫、倫常關係為主要內容。在華文的字義中,「道德」一詞的使用法與 ethics 這門學問的內容較接近。雖然,“ethics” 台灣一般多翻譯成「倫理學」,版主還是認為翻譯成「道德學」,比較適當。至於「道德倫理學」,字數太多,過渡期可用一下,基本上不適作譯名。

3.31.2011

羅爾斯的公民不服從概念 測試 原日期 20110331, 於 20160118 改標籤

★ 羅爾斯「公民不服從」概念的理論位置或外在環境 初論 ★
★ 陳立民(陳哲) ★

論述「公民不服從」或「市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的經典著作之一是羅爾斯(John Rawls)的《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該書第二部份論「制度」(Institutions),此部份有三章,最後一章也就是全書第六章論「義務與責任」(Duty and Obligation),在此章中他提出「公民不服從」這個概念。此概念必須從該書整體架構來瞭解。該書第二部份談制度,制度的基本是法律。一般公民受到的教育是人民遵守法律的義務。他在第六章談到對於法律與制度的義務與責任的思路線索下,提出公民不服從概念。這個意義是指出,公民對於既有的制度的義務有其界線,超過了界線可以不服從。羅爾斯這本書的主題是正義。因此,責任與義務,重要的是對於正義的責任與義務,而非對於現行制度現行法律的責任與義務。在第六章他先討論「遵守不正義法律的義務」(The Duty to comply with an Unjust Law)與「(民主政治)多數決規則的地位」(The Status of Majority Rule)之後提出公民不服從概念。換句話說,是因為面對惡法的問題,與掌握多數的政黨做掉民主制度時,公民有為了正義而不服從法律與制度的責任與義務。此書出版於1971年,在1960年代美國的大事是黑人民權運動與反越戰。這些罷工、罷市、罷課、佔領校園等手段都是在抗議者先使用「合法」手段窮盡而無效之後,才採取的「公民不服從」與其他手段。這些手段最後也得到了成果。雖然此書全書未提到越戰,也未提到Anti-任何東西的運動,但這可能是此概念的時代背景。羅爾斯主張「公民不服從」仍是守法的,但這守法是遵守一個接近正義水準的社會(this theory is designed only for the special case of a nearly just society, one that is well-ordered for the most part but in which some serious violations of justice nevertheless occur.)。羅爾斯主張「公民不服從」應在合法的範圍內,也是他個人的看法,有些學者主張可以違法合法的。例如在該節第十九註釋中,羅爾斯引用Howard Zinn對於「公民不服從」的定義“the deliberate, discriminate violation of law for a vital social purpose”,這是經過深思熟慮、想清楚之後、慎重的、謹慎的、不是亂來的行為。再如,更早在1849年發表《論公民不服從》一文的美國作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主張:「當政府是暴政或政府過於無能令人無法忍受時,有權拒絕為其效忠,並有抵制它的權利」。這也是主張可以違背專制政權法律的。
在羅爾斯第59節中的一段可看到他的標準看法: "As always, I assume that the society in question is one that is nearly just; and this implies that it has some form of democratic government, although serious injustices may neverthelsss exist. In such a society I assume that the principles of justice are for the most part publicly recognized as the fundamental terms of willing cooperation among free and equal persons. By engaging in civil disobedience one intends, then to address the sense of justice of the majority and to serve fair notice that in one's sincere and considered opinion the conditons of free cooperation are being violated." 對這一段版主是失望的,講清楚需解釋許多對於政治的基本看法,版主則傾向於在其他文章中系統地論述這些看法。
羅爾斯的概念是否適合用在台灣也可議,因為台灣是否是個符合羅爾斯所說接近正義的社會是個問題,很明顯地台灣目前民主的水準尚不及美國60年代的水準。台灣有些人會認為,台灣已相當民主,這種看法可能錯誤的原因是,這是以台灣一般的標準衡量的,但應該是以歐美先進國家的民主最標準,台灣人一般的視野不夠,未見到民主完整的光譜。羅爾斯論「公民不服從」概念中,引用最多的民主理論是羅伯達爾(Robert A. Dahl)的民主理論。版主於2009/2/13在某份「陳哲給xx」的建議中對此理論及其他相關有些說明,此處暫時無瑕整理這些與繼續討論。這個組織不能繼續其「公民不服從」初衷,必然只有把這概念讓給別人。

★ 羅爾斯的公民不服從行動 是可以違法的 ★
許多人認為羅爾斯《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一書中的公民不服從理論是限制在體制內的,也就是不違法的。版主認為羅爾斯這一部份寫得不很好,一致性不夠。下面這一句是反駁這些說法的例子:“Although this mode of action is strictly speaking contrary to law, it is nevertheless a morally correct way of maintaining a constitutional regime”(p.337). 翻譯:(公民不服從)這種行動,雖然嚴格說是違法的,但為了維持憲政政體這卻是一條道德上正確的路。句中的「嚴格說」使用不當,這句應是說公民不服從是會違法的,但是因為這些違法的不服從行為維護了憲法原則,所以這些行為是合乎道德的。版主認為羅爾斯應講得更清楚:公民不服從行動雖然違法,但是護憲,而且合道德。這句話反駁了許多對於羅爾斯公民不服從觀念的說法,版主認為羅爾斯的公民不服從是可以違法的。版主一般對此的說法是:遵守道德勝於遵守統治者設定的法律。順便提一下,台灣桂冠圖書出版,原中國大陸翻譯,經台灣校閱的《正義論》一書,譯錯的地方很多,懂中文的人看不懂語意,這是一般中國大陸譯書的水準。


2008/4/6刪掉來
原日期 09/04/06

★中國哲學是感性的★

中華文化是感性的

中國文化是感性的, 這不是與其他文化比較的不同特色, 而是還沒有長大.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3.30.2011

生命中的人際關係 測試日期

妻子久病厭世 丈夫共赴黃泉陪燒炭

〔2009/2/7 10:39 自由電子報 即時新聞〕

原日期 20110330, 並未自定日期.
20161118 自訂

今天凌晨4點半,台北縣八里傳出夫妻燒炭自殺死亡的悲劇,兩人的屍體在龍米路的一輛汽車內被發現。警方表示,自殺原因疑似是60歲的婦人久病厭世,平日感情很好的丈夫眼見妻子十分痛苦,決定與她共赴黃泉。據悉,兩名死者昨日晚間突然徹夜未歸,子女苦尋不著,先以失蹤人口報警,沒多久後,在家中發現父母留下來的遺書,才驚覺事態嚴重,雖然趕緊動員親朋好友幫忙找人,卻還是造成難以挽回的遺憾。
陳立民:老夫婦一人先死,常常另一人悲傷,沒多久就跟著死去。大多數人知道個人內在生活的重要性,這見於家人對每個人的重要性。這裡面有很多可以分析的,個人此處先聚焦其重要性。

★ 雜感 ★
胡志強市長要求大家救救她太太的一幕讓人動容,這一幕顯示的就是我們生命中的人際關係。
說到我們自己,「每天辛苦工作一天,下班後我們如何慰勞自己呢?答案多是:和家人、好友相聚。」這是個人的觀察。這項事實也顯示出人際關係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
那些被醫師告知將不久於人世的人,都突然發現自己所真正在乎的是生命中的幾個人,而非財物,並後悔未付出更多時間與他們相處。
根據人性,人有相當強烈之與人相連結的需求。那些將人生目標、將時間放在累積財富上的人,總是發現:「人生走錯了路 !!!」
也有許多人較早感受到人際連結的重要,卻以為這不需要學習,或以為自己有足夠的知識,結果實際上他們只是根據傳統觀念與社會模式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不幸,許多這些傳統觀念洽對我們造成傷害。

★宗教反人生★宗教反快樂★宗教落後於時代★教宗居然說 保險套導致愛滋病 他犯了公共危險罪★

教宗 2009/3/17 說 保險套導致愛滋病

抗愛滋 教宗反對用保險套
【 2009/03/19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綜合報導 】

天主教教宗本篤 16 世 17 日抵達喀麥隆,展開上任後的首次非洲訪問行程。在被愛滋病蹂躪的非洲大陸,他譴責使用保險套,並表示有更好方式對抗愛滋。

81 歲的教宗表示,愛滋病是「悲劇,不能只用金錢克服,也不能以保險套遏止,這種方式甚至使問題更嚴重。」他表示,解決問題有賴於「心靈與人類的覺醒」,以及「對受難者的友愛情感」。

這是教宗首次針對保險套發表公開談話,不但引起議論,並使宣導安全性行為的愛滋防治志工感到氣餒。

法國外交部 18 日發表聲明,「強烈關切」教宗反對以保險套對抗愛滋病的說法,聲明中稱教宗的談話「對公共衛生政策和保護生命的責任都是一大威脅」。
教廷一直呼籲世人以禁慾和婚姻忠貞遏止愛滋擴散。教宗雖然曾在當選後表示,愛滋是「殘酷的傳染病,不但足以致人於死,更足以危及非洲大陸的經濟及社會安定」,不過他強調,教廷絕不改變禁用保險套的一貫立場。

★中國哲學與中華文化批判★

中國哲學與中華文化是感性的

「世界中華文化批判論壇」。

★★★本日 20110311 以後文章都發表過

本日以後文章都發表過
哲學是高風險的學問

2.28.2011

「下個二二八就是六四」;比較二二八事件與六四天安門大屠殺事件 (陳哲於2012年)

2017 年是二二八事件 70 週年,最特別的是,中國官方對此舉辦紀念活動,試圖搶奪二二八話語權。對此許多人批評,並比較二二八事件與六四天安門事件。其中中國學運領袖與民運人士王丹說:下個二二八就是六四」,將台灣的二二八事件比喻為六四天安門事件

如果兩岸統一或台灣被中國併吞,「下個二二八就是六四」。在馬英九擔任總統時代, 個人每年與人權陣線戰友在二月二十八日到台北二二八和平公園外抗議國民黨與馬英九,當時都是用「下個 228 就是六四」的標語。幾年前王丹出書或發表此說法時,曾透過台聯向我徵求同意使用此語及照片,我欣然同意。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下個 228 就是六四」這個標語在媒體上發佈最早是在   2011/02/28 的自由時報:



上為 2011/2/26 我們「拒統陣線」在總統府對面長榮基金會外面抗議中國海協會畫面,此為次日自由時報刊登照片,照片中可見「下個 228 就是六四」看板。
上為 2011/2/28 我們「拒統陣線」參加二二八大遊行,照片中可見「下個 228 就是六四」看板。20110228
上為 2011/2/28 我們「拒統陣線」參加二二八大遊行,照片中可見「下個 228 就是六四」看板。20110228



上為 2011/2/28 我們「拒統陣線」參加二二八大遊行,美女便當盒手執的看板上見「下個 228 就是六四」。20110228

「下個 228 就是六四」這個標語發佈在   2012/2/29 的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564491上為自由時報照片.



上為現場另兩張照片,其中插腰背對鏡頭的即陳哲本人,地上即為「下個 228 就是六四」標語,陳哲面對遠處二二八受難者紀念碑,與包括馬英九在內的紀念會人群,還有看管我們的警察。20120228



上為一小時後我們轉到二二八公園另一門抗議的照片。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